一、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名单权威查询指南(附操作步骤)
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名单由工信部统一公示并动态更新,企业及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精准查询,具体路径如下:
1.1 官方查询入口与操作流程
|
查询环节 |
操作步骤 |
关键注意事项 |
|
平台访问 |
登录 “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 |
建议使用 Chrome 浏览器,避免兼容性问题,无需注册即可查询 |
|
名单检索 |
进入 “公示公告”→“绿色制造名单” 栏目,选择 “国家级绿色工厂” 分类 |
可按年份(2017-2024)、省份、行业筛选,支持企业名称关键词模糊查询 |
|
信息核验 |
点击企业名称查看认证等级、通过年份、复核状态等详情 |
2024 年起新增 “动态管理标注”,需注意 “在列”“移出”“更名” 状态标识 |
1.2 辅助查询渠道补充
- 地方工信厅官网:各省会同步转载本地区国家级名单,如广东工信厅设 “绿色制造专栏” 更新本省 490 家企业信息;
- 年度通知附件:工信部每年 1 月发布上年度名单通知(如 2024 年名单含 1382 家新培育企业),可下载 Excel 完整名单;
- 第三方数据库:如 “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名单可视化分析工具。
二、2024 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名单核心特征
2.1 地域分布:沿海省份领跑全国
2024 年新增 1382 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后,全国总量达 6430 家,地域集中度显著,头部省份表现如下:
|
省份 |
累计数量(家) |
2024 年新增(家) |
核心产业分布 |
|
广东 |
490 |
112 |
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医药健康(占比超 60%) |
|
江苏 |
443 |
94 |
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绿色工业园区配套企业占比 45%) |
|
山东 |
386 |
86 |
纺织、钢铁、光伏(魏桥纺织等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 23 家入选) |
|
北京 |
161 |
31 |
半导体、都市工业、生物医药(经开区聚集 48 家,占全市 30%) |
2.2 行业结构: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速
- 高耗能行业占比提升:化工、钢铁、建材企业占 2024 年新增名单的 38%,较 2023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山东此类企业产值占比超 40%;
- 新兴产业领跑示范:光伏、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新增 217 家,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等实现 “用光伏制造光伏” 全流程绿色生产;
- 都市工业突围:北京大宝化妆品、三元食品等 38 家都市型企业入选,打破 “重制造优先” 传统认知。
三、名单中的标杆企业案例解析
从 2024 年名单中选取不同行业典型企业,其绿色实践可为申报提供参考:
3.1 传统制造业转型标杆
- 魏桥纺织(山东):通过 15 万个传感器构建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使单位产值能耗降 35%,连续 3 年通过复核;
- 中节能肥西公司(安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 “吃干榨净”,每吨垃圾转化 460 度电,炉渣利用率 100%,年减碳 26 万吨。
3.2 新兴产业创新标杆
- 新时代健康产业(烟台):屋顶光伏年发电 315 万度,中水 COD 值控制在 80mg/L(仅为国标 16%),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 100%,连续 4 年在列;
- 瑞萨半导体(北京):半导体制造环节采用无水清洗工艺,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 92%,入选 2024 年电子信息行业标杆。
四、名单动态管理规则与风险提示
4.1 进入与退出机制
- 新增标准:需经省级工信厅推荐、专家评审、公示(5 个工作日)三步,2024 年公示期间无异议企业占比 98.7%;
- 移出规则:近 3 年出现重大环保事故、能耗反弹超 20%、未按要求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将被移出,2024 年共 47 家企业退出名单;
- 复核周期:每 3 年复核一次,山东 2024 年复核 322 家国家级企业,通过率 89%。
4.2 名单使用规范
- 企业可在官网、产品包装标注 “国家级绿色工厂” 标识,但需注明认证年份;
- 政府采购中可凭名单享受 8%-10% 加分,高于省级认证 2-3 个百分点;
- 名单信息不得用于虚假宣传,工信部每季度核查标识使用情况。
五、总结:从名单看申报逻辑与核心价值
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名单不仅是企业绿色实力的 “荣誉榜”,更是政策倾斜与市场竞争的 “通行证”。从 2024 年名单特征可见,申报需紧扣 “传统产业降碳、新兴产业创新” 两大主线,优先布局能源管理系统与循环利用技术。企业应通过官方平台查询同行业标杆案例(如魏桥纺织的智能监测、新时代健康的光伏利用),对照其指标完善自身体系,同时关注动态管理要求,避免因维护不当被移出名单。借助名单的品牌背书与政策红利,企业可实现 “认证 - 升级 - 市场拓展” 的良性循环,为低碳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