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服务认证实施规则核心体系:3 大依据 + 4 大模块
养老服务认证实施规则以国家标准为核心,衔接地方细则与监管要求,形成 “基础规范 - 等级标准 - 操作流程 - 监督机制” 的完整体系,是机构认证申报的根本遵循。
1.1 规则制定三大核心依据
- 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GB/T 37276-2018)为核心框架,明确 102 条基础要求与等级划分标准
- 行业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 35796-2017)等配套文件,细化服务操作与安全底线
- 地方细则:各省结合实际补充的实施办法,如湖南省明确医养结合机构额外需满足医疗执业备案要求
1.2 实施规则四大核心模块
|
模块名称 |
核心内容 |
关联长尾词 |
|
资质准入规则 |
法人资格、行政许可、无不良记录等 6 项基础条件,缺一不可 |
养老服务认证申请条件 |
|
等级评定规则 |
环境、设施、管理、服务四大维度 118 项评分指标,满分 1000 分 |
星级养老机构评定标准 |
|
评审执行规则 |
现场核查、资料审核、人员访谈的流程与方法,明确评审组资质要求 |
养老服务认证评审流程 |
|
监督管理规则 |
获证后年度抽查、续期复核、违规处理的具体情形与操作标准 |
养老服务认证后续监管要求 |
二、养老服务认证实施全流程规则:5 环节闭环详解
实施规则对认证全周期的每个节点均有明确规范,任一环节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结果,以下为关键流程规则拆解:
2.1 认证实施流程规则与操作要点
- 申请受理阶段(3-5 个工作日)
规则要求:认证机构需在 3 个工作日内核查申请材料完整性,对缺少 “近 6 个月服务质量监测报告” 等关键文件的,需出具《材料补正通知书》,逾期未补正则驳回申请。
操作提示:提前对照 GB/T 37276-2018 附录 A 的分值表准备佐证材料,重点覆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 13 项服务记录。
- 文件评审阶段(10-15 个工作日)
规则要求:需核查服务流程文件与国家标准的契合度,如膳食服务需包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适配方案,缺失则扣对应分项 10% 分值。
常见问题:应急预案未覆盖火灾、坠床等 8 类常见风险,直接触发 “限期整改”。
- 现场评审阶段(1-3 个工作日)
规则要求:采用 “量化评分 + 定性评估” 模式,其中现场实操占比不低于 40%,需随机抽查不低于 10% 的护理记录与老人访谈。
关键标准:五星机构要求康复空间面积≥机构总面积的 5%,且每日康复服务时长不少于 4 小时。
- 结果判定阶段(5-7 个工作日)
规则要求:得分≥900 分为五星、780-899 分为四星,任一分项得分低于该项目满分 40% 则判定为不通过。
特殊情形:存在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未整改” 等 3 类情形的,实行 “一票否决”。
- 证后监管阶段(每年度)
规则要求:认证机构需每 12 个月开展一次监督评审,采用 “随机抽查 + 重点核查” 模式,对服务质量下滑超过 10% 的机构发出《整改通知》。
2.2 不同星级认证核心规则差异表
|
星级 |
关键规则差异 |
硬件特殊要求 |
服务特殊要求 |
|
五星 |
四大维度分项得分均≥90%,需提供安宁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的 6 个月运行记录 |
卫生间居室占比≥80%,配备电梯或升降装置 |
每 50 名老人至少 1 名专职社工 |
|
四星 |
四大维度分项得分均≥80%,需开展教育服务与心理支持服务 |
卫生间居室占比≥60%,有独立活动场所 |
护理人员持证率 100%,其中中级以上占 20% |
|
三星及以下 |
四大维度分项得分均≥40%,基础生活照料服务齐全 |
通道宽度≥1.2 米,配备适老化扶手 |
每 100 名老人至少 1 名护士 |
三、实施规则中的 “红线” 与 “加分项”:避坑与提分技巧
3.1 10 项 “一票否决” 红线规则(必避)
- 未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或备案凭证
- 近 1 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服务纠纷且未妥善处理
- 护理人员未按规定持有健康证或资格证书
- 消防设施未通过年检或存在重大隐患
- 服务记录造假或隐瞒不良信息
- 存在虐待、遗弃老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缺失或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 未建立老人能力评估制度
- 违规收取保证金且拒不整改
- 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3.2 五星认证关键加分项规则(可冲刺)
- 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如智能监护系统):加 20 分
- 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加 15 分
- 护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0%:加 10 分
- 近 1 年服务满意度≥95%:加 15 分
- 承担养老服务培训或科研项目:加 20 分
四、常见问题解答(覆盖规则落地痛点)
|
问题 |
规则依据与解答 |
|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认证有特殊规则吗? |
依据地方细则,需额外提供固定服务场所证明与上门服务安全预案,评审侧重服务流程规范性与风险防控 |
|
证后抽查发现问题会怎么处理? |
按规则分三级处理:一般问题限期 15 天整改;较严重问题暂停证书 3 个月;严重问题直接撤销认证 |
|
续期认证与初次认证规则有差异吗? |
续期需额外提供上一周期《服务质量改进报告》,评审重点核查整改落实情况,分值占比提升至 30% |
五、总结:吃透实施规则,让认证少走弯路
养老服务认证实施规则是机构认证申报的 “导航图”,其核心不仅是条款的罗列,更是对服务质量的系统性规范。机构需以 GB/T 37276-2018 为基础,结合地方细则精准对标,重点规避 “一票否决” 红线,同时挖掘加分项潜力。建议在申报前 3 个月启动规则适配自查,对文件体系、硬件设施、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必要时借助专业咨询力量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规则要求。只有将规则内化为服务标准,才能高效通过认证并实现可持续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