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道

“八桂制造”助力壮乡经济腾飞——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认证服务推动产业升级纪实

2022-04-21 15:12:10  来源:行业报道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

质优可获大利,证印则赢天下。认证认可被形象地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大力推广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强化产品高端认证、建设产品认证示范基地、加强认证产品宣传和产销对接、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一大批广西优质名特产品走出国门,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燃”质量提升 · 打响“桂造”品牌
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何朝建、局长巫家世及领导班子成员形成了共识,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动全区认证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今年以来,为帮扶更多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提质增效、拓宽销路,该局直属单位——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积极协助企业申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香港绿色标志认证等高端认证。截至目前,在申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的30家广西企业中,有23家企业已获得证书。据统计,这些企业获证后取得的经济效益高达9亿元。
认证就是传递信任,认证也是服务发展。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申请认证,持续提升产品、管理和服务品质,在国际市场上逐渐打响了“广西制造”“广西品牌”和“广西服务”,通过以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切实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获得各类有效认证证书22182张,获证组织7534家。 
“赋能”有机产业 · 助力脱贫攻坚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是2011年至2020年国家重点扶持的29个滇桂黔石漠化区(广西)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县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定点扶贫县。
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有力推动下,资源县坚持生态优先和创新发展,积极推行“有机+扶贫”和“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把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与实施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使当地村民和贫困户直接参与到农事活动中增加就业,并获得分红、劳务费等收入。
“‘杨山河’牌牛、羊全都是天然放牧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16000亩高山草场,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有机认证,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销路根本不用愁。”资源县金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盛根自豪地说。
该公司采取“公司+致富能手+有机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实行定向收购等,引领带动贫困户参与有机牛、羊养殖,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平均每户每年增收0.4万元。
通过近3年的努力,该县有机产品获证组织、证书数量从创建初期的7家7张,上升到目前的22家32张,生产类型涵盖蔬菜、畜禽、茶叶、中药材、水果、水产等26个品种。
“聚力”疫情防控 · 落实“六稳”“六保”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六稳”“六保”工作,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作用,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疫情防控初期,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就对全区认证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大胆突破、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把‘简政’简到位、把‘服务’服到位、把‘监管’管到位。”何朝建说。
疫情期间,该局以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为平台,强化质量认证检测国际合作。针对自治区产业质量短板,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为企业提供从国际标准比对分析到工艺技术改进、质量缺陷挖掘检测,再到实现高端品质认证的“一站式、本地化”检测认证服务。
该局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厘清广西特色优势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具体差异技术指标,系统帮扶企业找差距、补短板、抓创新,提升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取得优质认证的企业通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实现了经济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新增产品附加值9亿多元。
“对于企业面临的各种认证困难都考虑到了,市场监管部门真心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这让我们对发展更有信心了!”广西巨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长香感叹道。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