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韩国官方通报称381家企业涉嫌kc认证造假!(内附部分企业名单)
2020年11月10日,韩国科学与信息通讯技术部(MIST)召开新闻发布会,称381家企业的产品涉嫌“伪造”KC认证。
MIST列出的被称为涉嫌伪造KC认证的企业名单中不乏像三星电子、雷蛇、Britz,Joytron、华为、大疆灵眸、海康威视、大华视觉这样的知名企业。
事件背景
“KC认证”,是韩国经济部(MKE)于2008年宣布的新的国家统一认证标志,名为“KC Mark”,代表Korea Certification。2009年7月起,MKE开始执行这一国家统一标识。根据《韩国电气用品安全管理法》规定,属于强制性产品中的所有电子类产品必须获得KC Mark认证后才可以在韩国市场上销售,并每年接受工厂审查和产品抽检测试。
截至目前,韩国与美国、欧盟、加拿大、越南、智利等5个国家签署了相互认可协定,由以上国家的指定认证机构出具的测试评价报告可以被韩国认可。
本次被称为“伪造”的KC认证来自于位于中国的BACL实验室出具的认证。
Bay Area Comliance Laboratory Corp., 简称为BACL,是一家位于美国硅谷专业从事电子产品国际认证及检测的机构;早在2005年6月,BACL实验室获得了韩国认证的资质。
根据企查查显示,倍科电子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倍科质量技术服务(东莞)有限公司、倍科计量技术服务(东莞)有限公司(以下均称为中国BACL),都是位于美国的BACL的全资子公司。
据称,2020年5月15日,MIST收到一家公司的举报,发现中国BACL与美国BACL之间没有签订相互认证协议,中国BACL不具备测试和出具认证的权限,于是由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与韩国无线电波研究院RRA对此展开彻查。
彻查范围从2006年美国BACL开始发放测试报告起到对外发布官方通知,发现总计381家企业的1700份报告涉嫌“伪造”,由没有认证资质的中国BACL发放而不是美国BACL发放。
下图左边被称为“伪造的”的测试报告,右边为合法的测试报告。
根据RRA最新发布的新闻,对于上述被称为“伪造”认证事件,韩国官方后续将采取以下行动:
1、伪造的1700份"适合性评价"证书,将面临被取消认证及下架回收产品等处分。
2、证书被取消后,1年内不能再进行KC认证(PS:没有认证意味着相关产品不得在韩国生产、进口、销售等)。
3、12月中旬,RRA会组织这381家企业进行听证会,以确认是否会对这些企业进行行政处分,例如取消合格性评估和收集设备。以及被取消的型号是否能再次申请等。
事件发酵
此次事件被韩国媒体大肆报道,有韩媒称被骗了8年,这是违法和欺骗消费者的严重事件;也有韩媒直接用中国知名企业的名字做标题,做了夸张报道,认为中国企业缺少诚信。
名单中的部分企业是通过韩国本地的中介进行认证,据称,韩国本地中介通过转委托的方式,将认证业务转包给中国BACL,而中国BACL原本应该将测试发回到美国BACL,却由自己直接进行测试出具所谓的“伪造”KC认证,最终导致了此次事件。
此事历时8年而突然被爆出违规问题,涉及1700多份调查报告,381家企业将面临听证,其中牵涉韩国、中国、美国三地的认证测试服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实在让人感觉疑惑重重。
事件应对
截至目前,几家国内知名企业在陆续收到韩国官方发出的听证通知后,已经陆续开启紧急应对,通过专业的韩国律所来收集资料准备听证的答辩材料。
对于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由于本次被称为KC认证“造假”事件及官方通报事发突然,这些企业由于未经历过类似突发法律事件,缺乏应对处理机制,还处于后知后觉状态。而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本次事件并没有受到国内官方和媒体的报道,有部分做检测认证的服务机构借此事件来招揽客户,推广认证服务。这些不仅不能帮助国内企业,甚至会误导企业认为只要重新进行KC认证就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
部分企业名单
以下根据MIST公布的381家企业名单,整理了伪造件数在3件以上的企业信息名单:(部分企业名称可能因翻译问题存在一定误差)
备注:如有名单中企业需要提供听证应对的法律服务,我们将会帮助相关企业合法合规的应对即将于12月举行的听证会,平稳度过本次突发事件,保障企业在韩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