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道

专利侵权被判赔140亿元,英特尔不服上诉欲打拉锯战?

2022-04-30 21:57:42  来源:行业报道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

英特尔是全球有名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但最近却面临天价罚单。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德克萨斯州联邦陪审团裁定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侵犯了半导体设计公司VLSI Technology拥有的两项与芯片制造相关的专利,因此英特尔被判向VLSI Technology赔偿2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73亿元)。这被称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利侵权赔偿案之一。

尽管英特尔否认侵犯专利权,但是这一主张遭到了法庭拒绝。英特尔还宣称其中一个专利属于无效,因为它涉及到英特尔工程师的工作,然而这一说法也没能被法庭采纳。

英特尔律师李威廉(William Lee)在周一的审判中曾表示,这些专利曾经属于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该公司也将分享一部分赔偿金),另外原告方VLSI公司创办于四年前,没有任何产品,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是打官司要求赔偿。

李威廉还表示,VLSI公司从一个架子上拿出来两个过去十年里没用过的专利,然后开始索取20亿美元赔偿,该公司这种做法令人无法容忍,并称他们其实是“对真正的创新公司征税”。

所以李威廉认为,VLSI可以获得赔偿的金额实际上不超过220万美元。

但VLSI的律师褚摩根(Morgan Chu)认为21.75亿美元的赔偿金并不算高,因为英特尔每年销售芯片都能从中获得的巨额收入。为此,褚摩根还抛出了涉及英特尔的其他几起专利案件。比如2005年,英特尔因为侵犯专利向MicroUnity系统工程公司赔偿了3亿美元,在双方进行诉讼和解(包括双方交叉专利合作)后,英特尔又赔偿了15亿美元。所以此褚摩根认为英特尔付21.75亿美元的赔偿金有理有据。

然而,对于法庭判决,英特尔公司在声明中表示,严重反对法庭判决结果,公司计划上诉,而且相信会赢得上诉。

图源 PEXELS

据报道,这一次的赔偿规模相当于英特尔公司去年四季度盈利的一半。而且在过去30年时间里,英特尔虽然一直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容量达4000亿美元)的霸主,不过在个人电脑切换到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英特尔的半导体地位开始没落。

在经济赔偿方面,这一次判决的规模少于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在C型肝炎治疗方法诉讼中获得的25亿美元(不过赔偿后来被推翻)。去年,美国法庭判决思科系统公司侵犯了一家小型网络安全公司的知识产权,以便争抢到政府合同,思科被判赔偿19亿美元。目前思科已经申请重审诉讼。

对此判决,我国网友多数是吐槽国内外的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差距太大。

也有的网友表示英特尔与VLSI的专利之争没这么简单,明摆暴露出美国在专利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

确实,联邦法律并不要求某人在使用某项技术前,就必须先去了解该技术是否已被申请专利。因此,英特尔也并未核实自己是否涉嫌专利侵权。

假如后面来个反转,比如英特尔在上诉时成功证明了VLSI的专利属于非专利性创新?这种假设似乎很无厘头,但实际上许多美国企业尤其是创建时间不长的,可以说是经常会遇到这种侵权纠纷。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下滑,很多人认为这与该国家的专利制度有关。别的不说,光是打官司的时间就长得让企业难以忍受。

倘若是像英特尔、苹果这般大型企业,尚能坚持到自己胜诉为止,可初创企业就很难继续将专利战打下去了。

犹记得美国发明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保罗·莫林维尔曾于2018年3月1日发表了一篇“吐槽”美国专利制度是导致美国全球竞争力下降原因的文章,该文中根据中美两国的情况举例说明。

中国已经建立了专门受理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庭,这样诉讼当事人便可以在一个专业、快捷而且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颇为划算的平台上解决专利纠纷,一般仅需10个月就能审理完结一桩专利侵权诉讼,诉讼费用大约为20万美元;在美国一般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审理完结一桩专利诉讼,而诉讼费用往往高达数百万美元,如果多项专利都遭到侵犯,每一项都会经历专利无效程序的考察,这时每一项专利的维护都需要50万美元甚至更多,因而导致美国的专利诉讼费用往往是中国的10倍以上。

中国在解决专利纠纷时,通常会确定专利拥有者是否有权利不允许其竞争者制造、销售使用了该专利的产品,或者确定专利拥有者是否有权利要求希望使用该专利的公司向其支付专利使用费,这样能够迅速而高效地解决专利纠纷。这对于推出新技术的企业,以及那些快速发展并希望吸引投资的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较低的专利诉讼费用意味着那些资金短缺的创新型初创企业和独立发明者在财大气粗的产业巨头和新加入的竞争者面前,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并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这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为企业研发尖端科技产品提供资金的信心,同时也意味着更多资金将因此得以进入众多初创企业。

……

在联邦地区法庭上,有67%受到质疑的专利最后被判定为无效专利,侵权者称那些专利属于非专利性创新。

……

美国专利审理和申诉委员会已经对众多美国专利实施了“大屠杀”,而联邦巡回上诉法庭和美国最高法院也做出了大量反专利的判决。已经有大量风险投资因为中国强有力的专利制度流入中国,与中国的专利制度相比,美国的专利制度已经造成流入美国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出现了62%的降幅,美国初创企业的数量也因此陷入40年来的最低点。

是不是可以猜测英特尔赢得上诉的信心源于此?

回想2020年,对英特尔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因为该公司的竞争对手AMD用台积电7纳米技术制造的锐龙处理器赢得了个人电脑用户;苹果在新款MacBook中也放弃了英特尔的芯片,转而采用自己的基于ARM的芯片。

到了2021年,英特尔还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该公司或将依赖第三方代工厂,如台积电或三星来生产自己的芯片。

不过即便不再直接使用他人技术,只单纯啃老本生产芯片,也无法提升美国竞争力,哪怕过去他们家申请的专利有很多,但早晚会被后来者赶超。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了68720件专利,稳居世界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专利申请量59230件的美国,日本、韩国分列三、四位。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增长4%,总申请量达到27.59万件,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数量。

企业方面,中国华为凭借5464件申请量遥遥领先,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申请来源。位居其后的是韩国三星(3093件)、日本三菱(2810件)、韩国LG(2759件)、中国京东方(1892件)以及中国OPPO(1801件)等。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三位,主营数字通信领域企业过半。

从技术领域来看,计算机技术在全球专利申请的占比最大,达到9.2%,其次是数字通信(8.3%)、医疗技术(6.6%)等。

虽然目前连续四年蝉联第一的华为在芯片制造方面还落后于英特尔,但在解决芯片难题上,华为除了自建芯片厂,投资相关芯片链外,还联合国内90家半导体相关公司,成立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就是中国半导体联盟,涉及全产业链,志在加速国产芯片替代。

这说明我国已经非常重视芯片行业,不打算在未来继续跟着英特尔跑了,决定要自己建立统一标准,加速国内芯片行业的协调发展,让芯片国产化替代计划落实。

过去十几年,英特尔一直都是传统PC芯片领域独步天下的存在,就算提出上诉后仍然被判向VLSI公司赔偿21.75亿美元,也能靠手上的专利继续闷声发大财,然而时代始终在变,旧的芯片势必会被新的替代。毕竟芯片制造企业不是简单地要求生产线的更新换代,而是要提高制造工艺水平和良品率,这同时也是在提高行业竞争力。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