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这些都是“山寨商标”,你能分的清么?

2022-05-01 09:51:56  来源:黄埔市场监管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6

原标题:3⋅15|这些都是“山寨商标”,你能分的清么→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很多人喜欢叫它“打假日” ,今天小编就来考验一下大家,“火眼金睛辨真假”,猜猜哪个才是正品?

每年的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很多人喜欢叫它“打假日”

知识产权领域中

商标是企业打造品牌的重点

但一些商家竟模仿知名品牌的商标

想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今天小编就来考验一下大家

“火眼金睛辨真假”

在下面这些真假商标中

你能猜中哪个才是正品吗?

对了八道题以上的

你就是“打假达人”

“火眼金睛辨真假”

玩法点击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PS:加载有点慢,耐心等待后点击图片即可。

挑战开始~~~     挑战开始~~~

01、以下哪个是星巴克的商标?

02以下哪个是汉堡王的商标?

03、以下哪个是肯德基的商标?

04、以下哪个是7-11的商标?

05、以下哪个是喜茶的商标?

06、以下哪个是旺旺的商标?

07、以下哪个是微信的商标?

08、以下哪个是支付宝的商标?

09、以下哪个是QQ的商标?

10、以下哪个是阿迪达斯的商标?

看到上面的山寨商标

是不是既可笑又可恨

消费者在选择一个品牌时

往往就是对这个品牌的信任

结果买到的

却是以假乱真的“山寨货”

那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该如何辨别“山寨货”呢?

今天知宝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学会

首先,看商品商标。

对于文字商标中,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或者后缀的,不能确定真假尽量不要购买。比如,将“红牛”加上前缀变成“××红牛”,加上后缀,“红牛××” 。

其次,看标签。

“山寨货”一般只有简单的厂址。正牌货标签都会注明总经销商、总代理商名称、地址,并且标有电话和传真,有的甚至有投诉举报电话、精美的英文说明。

最后,看价钱。

正牌商品价格相对固定。对于价差太大的,别贪小便宜,还是放弃吧。

以上三招还无法区分真假商标时

知宝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中国商标网(网址:http://sbj.cnipa.gov.cn/),点击商标网上查询,就能简便的查到正品商标的真实图案样貌及其权利人。

辨别商标真假的技能

你到了吗? 

小伙伴们以后购物一定要认清品牌商标

不能光看包装就买下哦~

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标侵权行为形式多样,危害极大。因此,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强品牌,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侵权情形进行了规定:

关于商标侵权的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条规定

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滑动即可阅览

面对“搭便车”、“傍名牌”行为

我们应该进行商标维权

禁止这些侵权行为!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共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我们应该要认准正品商标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远离“山寨”!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