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高认定

202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部门及税务局最新检查重点

2022-05-01 10:11:52  来源:国高认定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1

202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部门及税务局最新检查重点

一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着“名声响、扶持大、认定简单”而备受青睐,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就万事大吉,坐等享受优惠,甚至有企业认为高新资料成功递交到科委就等于高新通过。

然而自2018年以来多地已经开启了“史上最严”高新技术企业审查模式,对个别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实施现场检查!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申报资料问题,在科委、科技部、税务局的抽查中不通过或被取消资格。

202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部门及税务局最新检查重点

检查形式为实地走访与备案审核情况简述两种:

一、 实地走访核查

在高新公示之前科委会组织专家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以核实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材料的真实性,实地走访查阅内容包括:

1、企业成立满365天以上。

2、知识产权原件。

3、企业是否设立了研究开发费用辅助账。

(1)研发费应按照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和其他费用进行归集。

(2)对照辅助账,核对研发投入的类型和额度。

(3)委托外部研发如未按80%计入,减去超出部分计算企业研发费比例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4)研发费中其它费用是否在20%之内,按单个项目计算。

4、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10%。

(1)劳务合同、学历证明等。

(2)社保证明、缴费证明等,可在系统中查看。

5、查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合同、发票原件,高新收入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主要产品收入是否能占高新收入50%以上。

6、实地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包含研发人员)等情况。

7、其他指标相关证明材料原件。

二、备案审核情况简述

在高新公示之后,证书下发之前,科技部会要求部分企业进行备案审核情况简述,内容包括:

1、详述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并阐述其技术领域的关联性。

2、详述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3、详述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归集依据,列出明细表,并提供代表性合同和票据。

4、将相应软件著作权的软件产品运行界面进行截图展示。

特为您提供高新检查重点(收入部分),主要包括下面几项:

①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及其与技术领域的关联性。

②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③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归集依据,并提供主要代表性合同和票据。

④对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软件产品运行界面截图,对应发明、实用新型等硬件产品的产品照片。

附件:明确规定不属于《国家中线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

具体内容内容如下:

(1) 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及其与技术领域的关联性。

政策依据: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是指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 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

检查重点:在检查中,重点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也就是在高新申请书中填写的PS中“关键技术”部分描述的内容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即俗称的“八大领域”;并要对应到三级领域。包括文件中未提及的技术及明确规定不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见附件)。

(2)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政策依据:主要产品(服务)是指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中,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收入之和在企业同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中超过50%的产品(服务)。

检查重点:在检查中,重点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也就是在高新申请书中填写的PS中“知识产权获得情况及其对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的支持作用”一栏中的描述中:

1、 PS对应的知识产品是否对PS有着支持作用,也就说没有知识产权中的技术那么高新产品(服务)也就不会存在,知识产权中的技术是高新产品的关键技术,是高新服务的核心技术。

2、 PS如果为软件 产品那么对应的知识产权应为:发明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PS如果为纯硬件产品那么对应的知识产权应为: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等;PS如果为软硬件结合产品那么对应的知识产权应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技术软件著作权(软件部分应有对应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作为支撑;硬件部分应有对应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作为支撑)。

(3)、高新技术产品的收入归集依据,并提供主要代表性合同和票据。

政策依据: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检查重点:在检查中,PS表中需要填写“上年度销售收入”一栏,该栏中填写数为上一年确认收入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也就是上一年确认为该PS对应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销售合同中的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技术为该PS“关键技术”中描述的技术。单纯的贸易收入、非本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无技术含量的工程安装收入等不能确认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4)对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软件产品运行界面截图,对应发明、实用新型等硬件产品的产品照片。

检查重点:在检查中,为证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真实性,相关部门要求企业软件产品应有运行界面截图,硬件产品应有实物照片。

附件:明确规定不属于《国家中线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

1、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电子信息技术;

2、单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

3、不符合能耗及环保标准的中小规模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铸造技术;普通热轧硅钢、工/中频感应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制备技术;常规用途的钢材机加工技术;

4、不符合能耗和环保标准的冶炼技术;常规铝、铜、镁、钛合金生产与加工技术;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导线和电缆漆包线生产与加工技术;通用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

5、普通玩具、音响、冶金机械等用NdFeB永磁体和初级出口磁体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质合金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

6、低压水/气自由式雾化粗粉制备技术;常规粉末冶金铁/铜基通用机械零件生产技术;进口喂料常规不锈钢、低合金钢MIM零件生产技术;粗过滤用铜基等多孔元件生产技术;

7、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常规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电弧/火焰喷涂、喷焊、镀锌、磷化、电镀等常规表面处理技术;

8、高污染、高能耗、低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制备加工技术;

9、常规铁氧体、FeSiAl材料及制品、贵金属浆料制备技术;

10、常规钴/镍/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

11、常规工艺成型的传统结构陶瓷制备技术;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备技术;高耗能电熔及熔铸材料制备技术;粘土砖、高铝砖等传统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炉窑用常规浇注料制备技术;

12、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陶瓷基板制备技术;

13、用于功能玻璃生产的常规玻璃原材料制备技术;

14、强度低于15MPa的碳化硅陶瓷膜支撑体制备技术;挤出成型水处理用氧化铝陶瓷支撑体制备技术;

15、普通橡胶和仅以制品结构为特色的橡胶制备技术;

16、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制备技术;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生产技术等;

17、50%以下填充聚烯烃普通改性材料(含崩解型材料)制备技术;淀粉填充聚烯烃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

18、普通塑料和一般改性专用料加工技术;直接流延、吹塑、拉伸法塑料制品生产技术;

19、常规的粉体材料制备技术;

20、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化学品制备技术;

2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中只具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简单研发设计与低水平的重复性服务技术;

22、一般体育产品生产开发和服务技术;

23、传播与展示技术中院线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服务;

24、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并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务公司利用相关技术提供送票服务;

25、简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

26、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风电技术;

27、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质燃烧技术;

28、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

29、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三废”处理技术;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生产技术;未通过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物种等技术;存在二次污染又缺乏解决途径的技术;

30、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中不具有通用性的应用软件;

31、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

32、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

33、传统的气相色谱仪;

34、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中低端数控及应用系统;

35、机器人中四自由度以下的低端机器人系统;

36、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采用通用电机的普通调速系统;

37、常规通用工艺技术,结构、性能、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

38、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39、工作环境和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产品或装备;

40、普通纺织机械及检测系统;

41、小型火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应用系统;

42、传统的输电技术、常规的输电设备;

43、配电与用电技术中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

44、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

45、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中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

46、技术性能一般的车用发动机技术;

47、技术性能一般的汽车零部件技术。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