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严打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非正常商标申请

2022-05-02 10:01:21  来源:商标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4

今日,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京启幕。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演讲中提到:

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4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均达到国际相同审查制度下的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2.2%,商标注册审查抽检合格率达到96.7%。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第二,与时俱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三,持续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一方面,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按照工作计划,到明年年底,我们的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缩到16.5个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缩到13.8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将压缩到4个月以内。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相关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非正常商标申请,让知识产权保护回归制度设计初衷,稳健发展。

第五,推动国内外同等保护。

什么样的专利申请是非正常申请,点击下方文章查看

国知局规定这9种行为属于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严打十类典型商标恶意抢注行为 促进知识产权发展

主持人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甘绍宁

尊敬的申长雨局长,贺荣常务副院长,阎晓宏副主任,殷勇副市长,刘华主任,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刚才,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王勇国务委员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接下来,我们在这里举行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我是论坛第一阶段主持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从2016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凝聚了共识和力量。

去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论坛的主要任务,也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期待各位嘉宾和与会代表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开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局面提出真知灼见。

习近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届论坛并作主旨演讲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贺荣女士;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先生;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先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女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教授。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代表,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创新企业代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媒体记者等。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的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讲分为两个阶段。下面,进行第一阶段。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先生作主旨演讲。有请申局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申长雨

尊敬的贺荣常务副院长,阎晓宏副主任,殷勇副市长,尊敬的刘华主任,吴汉东教授,易继明教授,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出席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一起探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这里,我谨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出席表示诚挚的欢迎!

去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没有如期举办。当前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是我们的论坛得以如期举行,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对疫情的有效防控。过去两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进展。

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并由中办、国办印发实施,提出99项重大举措。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的考核事项,有力推动了相关部署的落实。

二是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制定的民法典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法律原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顺利完成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4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均达到国际相同审查制度下的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2.2%,商标注册审查抽检合格率达到96.7%。

四是行政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4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22家快速维权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出台《商标侵权判断标准》,修订《专利纠纷行政调解指南》,发布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两年来,全系统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8.1万件。

国知局发布《商标侵权判断标准》

全国4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地址、领域汇总

五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续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推动《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参与完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知识产权磋商谈判。建成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和10家地方分中心,指导海外维权案件300多件。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和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0分以上。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到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中国美国商会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在华美国企业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的占比,2020年较2019年下降了9%。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去年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了“五大关系”、“两个转变”、“六项指示”。特别是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向全系统发出学习宣传贯彻的通知,研究印发了党组贯彻落实的意见,提出134条具体举措。当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刚才,我们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王勇国务委员代表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我们将按照王勇国务委员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今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的主题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也是我们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定的一个主题,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全社会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支撑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从对内激励创新来讲,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特别是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促进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从对外促进开放来讲,新发展格局本身就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同时,通过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更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促进全球繁荣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尽快编制出台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重点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总的考虑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二,与时俱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一要加快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二要推动提升有关法律的法律层级。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专门立法,更好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第三,持续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一是从机制上,要加强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二是从标准上,要推动审查授权标准、侵权判断标准、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相统一。三是从技术上,要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从社会环境上,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一方面,要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按照工作计划,到明年年底,我们的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缩到16.5个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缩到13.8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将压缩到4个月以内。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相关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非正常商标申请,让知识产权保护回归制度设计初衷,稳健发展。

第五,推动国内外同等保护。要在依法严格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合法知识产权的同时,推动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一要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公平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规制知识产权的滥用。二要积极参与WTO、WIPO等多边平台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加强对《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研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三要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的维权援助力度。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真诚地希望与会各方,借助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这一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泛交流,集思广益,加强合作,凝聚共识,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甘绍宁:谢谢申局长的演讲。刚才,申局长介绍了过去两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作了精彩阐述,特别是介绍了未来一个阶段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十分丰富,导向十分鲜明,相信对大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下一步的思路和举措一定会很有帮助。

下面,有请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贺荣女士作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贺荣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能参加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自创办以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逐步成为知识产权同仁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今天,我就“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同大家作一个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多次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同时深刻阐明了事关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完善国际规则的应有之义。40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之路。

一是司法保护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以来,人民法院年均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4万件,年均增长21%,案件判赔金额大幅上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涉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保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不断强化民事司法保护,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有效履行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和监督职能。

二是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形成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部门为龙头,以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以22家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以高级、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为支撑的审判格局。审判“三合一”改革、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等有序推进。

三是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推动数据专线对接工作,持续开展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人才交流合作,指导相关法院深入落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备忘录。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四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妥善审理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等的一系列重大知识产权案件,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我国已成为审理相关案件特别是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进一步提升。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法院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种源等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强化司法裁判在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实效。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司法解释规定,显著提高侵权成本,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推进知识产权诉讼诚信体系建设。

第二,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建设,深化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建设,完善专门化审判体系。研究制定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健全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优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协同推进机制。

第三,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与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审查监督职能,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的统一。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仲裁机构、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因地制宜创新解纷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需求。

第四,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全球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将全面落实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订的《司法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有关合作事项,不断开拓和丰富合作内容,强化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和严密的法治实施体系,还需要行政执法、司法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形成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愿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

最后,预祝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甘绍宁:谢谢贺院长的精彩演讲。贺院长总结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我们相信,未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