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科技系统的蚊子聚在了一起,召开全国蚊子创新大会。
一只领导模样的蚊子对属下严厉斥责道:“我们在蚊子界混了这么多年,都是白混,到现在连电的问题都没能解决,还整天围着灯泡瞎转悠。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是干什么吃的?你看人家萤火虫,靠自主研发,解决了发电的问题,这有多了不起!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来,否则靠人家到什么时候都不行!”
一只科研人员模样的蚊子说:“方案A:我们可以走引进-吸收-再开发的路线,先与萤火虫结婚,等生出能发电的新蚊子来,再规模化繁殖发展。”
一只投资人员模样的蚊子说:“方案B: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可以花钱,建个孵化器,吸引一批萤火虫,然后我们蚊子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每只萤火虫身上吸一口不就行了?”
一只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模样的蚊子说:“上述两种方案都不好,因为一旦我们蚊子会发光,不都被人轻易拍死了?!我还有方案C:我查过了,萤火虫没有申请专利,我们可以去申请该技术的基础专利,然后围绕它进行外围专利布局,坐等收钱不就行了!同时,我们还可顺手牵羊,申请“电蚊拍”“电蚊香”等专利,将专利许可费定得高高的,人类再想使用这些技术消灭我们得付出代价!”
蚊子领导当场拍板,说:“还是方案C靠谱,既有优劣势分析,又有专利检索、专利布局,还在战略上有利于我们蚊族的长期发展,还是知识产权部门有水平、有高度!”
【知识产权经济学启示】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往往不受重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公司领导层觉得知识产权部门只是个边缘部门,无法为公司的整体战略决策。这时,知识产权部门应当主动发声,需要首先了解所处的知识产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企业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知识产权战略的资源配置、组织架构、综合管理和具体实施等内容;外部环境包括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因素,要清楚整个外部环境是知识产权严保护还是弱保护,再结合行业状况、竞争形式等微观因素,来调整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导航。
了解知识产权环境后,在作出战略决策之前,还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重视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和系统分析。例如,专利情报的检索、分析、加工在企业专利战略制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具有信息量大、公开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法律性等特点。信息收集之后还要进行信息分析,通过信息分析一是能够发现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机遇,二是预测局势发展的轨迹。
世界蓝色巨人IBM是美国四大工业公司之一,拥有40多万员工,年营业额超过 500亿美元,几乎在全球各国都有分公司。IBM是世界公认的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是基业长青的高瞻远瞩公司。1947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主流观点认为计算机将主要用于科学运算,而托马斯·沃特森敏锐地发现将来计算机的用途在于数据处理,因此IBM进行战略调整,集中力量研发商业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并进行完备的知识产权布局,凭借超前的知识产权战略,IBM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