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道

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与建议对策

2022-06-24 13:25:56  来源:广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5

科研院所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主体,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科研院所应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各类“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成果应用落地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率仍然不高。以某科研单位2021年取得成果为例,2021年成果转化数为20个,虽然比2020年有所提高,但占比仍然较低。

一、存在问题

(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尽管科研院所大批引进了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改善了人才结构,但现有人才引进政策是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学历才能享有人才编制,团队中研究生及本科生费用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另一方面,人才引进与产业化结合不够紧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高技术成果在我区的转化落地。以某科研单位为例,因其为公益一类单位,财政经费难以支撑大额的人员费用,造成团队人才结构失衡,不利于成果转化落地。

(二)缺乏长期有效的转化途径。长期有效的转化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以某科研单位为例,目前该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常为科技人员主动联系接洽企业,或企业通过授权专利网站的查询联系对接科研人员,囿于缺乏技术评价体系及市场化评估方式,加上科研人员精力有限,无充足的精力进行市场化调研,导致专利转化价格通常不高,从而影响了成果转化积极性。

(三)企业对新技术落地积极性不高。为提升成果转化效率,自治区层面出台了《广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办法》《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主动对接联系,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遇到的技术瓶颈,从而促进现有技术进行成果转化。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常常对新技术的使用抱有疑虑,在现有赢利前提下,极少数企业愿意试用新技术或新成果,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落地。

二、建议对策

(一)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需要提高科技人才引进的条件和待遇,增加人才引进的吸引力,通过“带土移植”的方式引进“高精尖”团队的整体落地,促进高技术成果在广西本土落地。二是针对广西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如广西具有优越的生态优势,引进相关技术成果团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对科研院所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开展科学研究,稳定合理的团队结构,促进工作高效率开展,促进科研成果产出及应用。建议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不仅局限于博士或副高以上科研人员享受制度优惠。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成果转化推广平台。成立针对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搭建与企业长期对话的服务桥梁,帮助科研院所对相关成果进行专业、合理的定价评估,助力成果得到合理转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成果转化后,对成果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对于效果较好的成果,在相关企业进行产业化宣传推广,一方面助力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从而助推广西高质量发展。

(三)出台相关激励机制,改善成果转化环境。对于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服务或技术开发等成果转化项目,可建议参照湖北等先进省份,给予适量补贴。对于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的企业,除申请税费减免外也可定量申请补贴。通过相关激励政策的出台,打消企业顾虑,鼓励企业大胆创新,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环境。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