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国海油正式发布《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双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力争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成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中坚力量。
发布会以“零碳愿景、赋能未来”为主题,“双碳”行动方案详细描绘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径图、任务书。
▼ 中国海油碳排放总量下降趋势
▼ 油、气、新能源产量比例
按照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碳排放强度力争下降10%-18%,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资本性支出之比达到5%-10%。力争到2050年,公司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01. 总体思路和目标
《行动方案》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政策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以清洁低碳发展为引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全局,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早日实现碳中和。
★ 总体思路和目标
★ 能源产量占比
2025年国内油气产量天然气占比33%
2050年国内能源产品产量中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 >50%
★ 新能源投资占公司资本性支出比例
“十四五”:5%-10%
“十五五”:10%-15%
中国海油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形成了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气、海外LNG资源和国内新能源协同发展的低碳业务布局以及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年均节能量达到27.6万吨标准煤,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过300万吨。
02. 三阶段实施路径
清洁替代阶段(2021—2030年)
实施重点:碳排放达峰、碳强度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掌握负碳技术并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低碳跨越阶段(2031—2040年)
实施重点:以油气产业转型、新能源快速发展为主要手段,控制碳排放总量有序下降,负碳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
绿色发展阶段(2041—2050年)
实施重点:推进碳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并实现碳中和,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基本构建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体系、智慧高效能源服务体系以及规模化发展的碳封存和碳循环利用体系。
03. 实施方案:6大行动 23项重点工程
行动一 稳油增气保障
★ 重点工程1 |
保障国家油气安全 |
★ 重点工程2 |
加快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 |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行动二 能效综合提升
★ 重点工程3 |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
★ 重点工程4 |
推进生产过程节能增效 |
★ 重点工程5 |
加强火炬气回收利用 |
★ 重点工程6 |
优化改造生产工艺流程 |
★ 重点工程7 |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
行动三 能源清洁替代
★ 重点工程8 |
大规模推广岸电入海 |
★ 重点工程9 |
调整燃料和能源结构 |
★ 重点工程10 |
实施低碳原料替代 |
★ 重点工程11 |
促进清洁电力和热力替代 |
行动四 产业转型升级
★ 重点工程12 |
推动炼油化工产业链升级 |
★ 重点工程13 |
调整化肥化工产品结构 |
★ 重点工程14 |
发展综合能源技术服务 |
★ 重点工程15 |
发展碳中和技术和产业 |
★ 重点工程16 |
建设零碳产业示范 |
行动五 绿色发展跨越
★ 重点工程17 |
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
★ 重点工程18 |
择优推进陆上风光产业 |
★ 重点工程19 |
探索和培育氢能产业 |
★ 重点工程20 |
探索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业务 |
行动六 科技创新引领
★ 重点工程21 |
进一步加强油气产业链重大技术攻关 |
★ 重点工程22 |
大力发展碳减排、碳中和技术 |
★ 重点工程23 |
加强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