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知局、司法部公布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地方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司法厅(局)印发《关于确定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地方的通知》,公布开展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地方名单。
《通知》指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通报第一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验收结果暨开展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的通知》要求,根据各地申报试点情况,经专家评审、综合评定,确定在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新疆等8个地方开展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
《通知》指出,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期限为2年,自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将加强对试点地方的指导协调和评估检查,适时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试点验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数比2013年增长59.3%。
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在18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人,比2013年增长59.3%。
童建明介绍,2013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0.8万人降至5.9万人。针对重罪持续下降、轻罪占比逐年上升这样一个刑事犯罪结构的明显变化,坚决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案件不捕率、不诉率从2013年的17.9%和4.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9.2%和23.5%,检察机关起诉到法院前的诉前羁押率从2013年的61.1%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2.7%,司法文明和进步充分彰显。
童建明介绍,加大经济领域犯罪惩治力度,2013年至今年6月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03万人。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一体履职、综合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人,比2013年增长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