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公布《关于批准发布<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公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与清华大学联合申报的《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技术规程》(T/CSTE 0056-2022)团体标准获批发布,将于2022年8月5日正式实施。
01
标准制定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不断完善法规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标准规范,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壮大。脱硫石膏是燃煤发电过程中,采用石灰-石灰石回收燃煤或油烟气中二氧化硫技术过程(简称FGD过程)的副产品。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每年产生约7000万吨烟气脱硫石膏。据统计,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仅为75%,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存贮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困扰燃煤电厂。如何有效、低成本的利用脱硫石膏一直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关心的问题。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利用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了规范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技术,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根据《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将循环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纳入行动计划”,强化科技支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组织制定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化土壤施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拟在对我国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化土壤施用技术应用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效的施用方法、配套灌溉、配套培肥等方法。
02
标准主要内容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技术规程》标准的编制综合考虑适宜用于改良盐碱土壤的脱硫石膏原料质量指标和重金属含量限量要求,提出在不同土壤类型、盐碱化程度、土地利用方式等条件下,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的适宜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式及配套耕作、灌溉的规范化,可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适度有序的开发为稳定耕地,为国家固碳减排及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03
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通过加强对脱硫石膏的资源化研究,可以消纳部分工业副产的脱硫石膏,拓宽应用领域,提高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率。一方面,本标准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的关键技术与配套措施,规范不同类型区利用脱硫石膏进行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技术,在提高盐碱化耕地的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指导思想,促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