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流程及步骤

2022-11-23 09:46:39  来源:项目申报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28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流程及步骤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流程

1.登录深i企-深圳市商事主体统一服务平台,搜索“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在线填报申请书。

2.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搜索申报事项名称“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选择“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事项办理申请。

3.选择申报,服务内容包括准备、撰写、编制、提交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流程全程跟进,结果公布之后及时通知,以及申报成功后补贴的领取等,全套流程一站式服务。

2022年深圳专精特新申报条件

(1)原则上在本市注册经营两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我国中小微企业划分规范,具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及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2)产品(技术)符合国家标准,特殊行业符合中国有关规定;新产品(技术)经主管部门认定,注册商标合法有效,进入市场(技术应用)一年以上。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及相关产业政策。

(4)符合本办法“专精特新”定义的相应内容。

(5)在市场、质量、效益或发展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1.市场评价。申报产品(技术)市场份额高,重点关注国际领先的产品(技术)。

2.质量评价。申报产品(技术)实物质量水平高,重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的产品(技术)项目。

3.效益评估。申报产品(技术)效益好,实现利税和总资产奉献,重点关注资产收益率高的产品(技术)。

4.开发评估。申报产品(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趋势,注重产品(技术)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长期的品牌发展战略,可以促进项目企业成为龙头企业的产品(技术)。

(6)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健全,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优良。

专精特新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补贴政策

深圳:根据《关于促进制造业优质发展、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业强市的若干措施》,市财政对省级专业新企业给予最高奖励20万元,对国家专业新企业给予奖励"小巨人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

深汕合作区:搬迁至深汕合作区的专业化、特新化“小巨人”企业、省、市专业新企业,给予同级奖励。

南山区(草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获得国家、省、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春精特新”认定为南山区“四上”产值或收入超过5亿元(含)的,给予30万元,产值或收入超过5亿元的,给予20万元。

罗湖区(草案):根据2022年《深圳罗湖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实施细则(草案)》,培育专业新企业的支持。

对辖区内首次被评为市专业新企业、省专业新企业、国家专业新企业“小巨人”一次性奖励25万元,50万元,100万元。

龙华区:入选国家专业“小巨人”企业名单。

按市级奖励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50万元;入选省级专业新中小企业名单的,按市级奖酞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

最高20万。

龙岗区:入选国家专业“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省专业特新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坪山区:入选国家专业“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省专业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制造业)。

宝安区:专业特新“小巨人”企业落户纳统后,将获得200万元的奖励。

首次入选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是专业和新的“小巨人”最高补贴50万的企业;

大鹏区:(1)根据《深圳大鹏新区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获得国家资格“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国家专业化、特色化、新产品称号“小巨人”省专业特新企业制造企业,按市级奖励金额的50%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

(2)根据2022年《深圳市大鹏新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若干措施(试行)》“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个人冠军产品”企业分别给予150万元和100万元的结算奖励。

瞪羚企业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年度国家开发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或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特殊新产品“小巨人”有效期内的企业将增加20万元的奖励;或者同时属于省级专业新企业的,将增加10万元的奖励。

专为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申报服务

1.节约成本,放心

与代理人签订合同后,检查.填好公示.申请注册.拿到结婚证等都是代理公司的事。申请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2.专业性好,成功率高

经验丰富的机构可以为申请人提供有效和专业的建议,掌握新专业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关键成功要素。在申请过程中,机构将帮助提前审查和纠正所需的文件和材料,并更有可能成功申请。

3.确保下一步工作

如果代理人承担代理申报,申请成功后,必须每年填写各种系统数据和报告,并每三年再次参与鉴定。如果企业员工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工作交接问题和忽视问题,损害将无法计算。专业组织申报完成后,一般希望每年提供专业的问题服务咨询,每年提供专业的专利维护服务,防止许多企业无法关注的问题。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