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瞪羚和专精特新和高企的区别
中小企业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经营灵活、反应敏捷,具有很多大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以下简称“三类企业”)等更是独居优势。
三类企业都是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经常被混为一谈或者一并提及。几个概念的提法有共同的精髓所在,但也有所不同。
1 三类企业的内涵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是2022年7月首次作出的表述,2022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丰满和规范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表1)。
表1 “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解释
2022年11月进一步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概念,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表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具体条件
(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其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单项”,即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即要求企业在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2022年3月,工信部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聚焦有限目标市场、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创新能力强、经营业绩优、长期专注主营产品、符合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重视品牌培育、环保能耗达标、管理制度规范等9个方面明确了单项冠军企业的条件,引导制造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表3)。
表3 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评选的具体条件
(三)隐形冠军企业
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的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首次提出的,因此他也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
西蒙定义的隐形冠军需要满足3个标准条件:(1)世界同业市场的前三强或者至少是某个大洲的第一名公司;(2)年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3)不为外界周知的,公众知名度比较低。
由此,他收集了全世界近3000家隐形冠军企业的数据,在中国发现了至少92家隐形冠军企业,分布在19个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这一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而且随着世界市场的持续变化,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2 三类企业的异同
相同点
1 专注执着。这几类企业保持高度专业性,在自己细分领域和利基市场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产业链内部拥有绝对话语权,与目标客户群存在良好的共生关系。
2 质量为先。这些企业坚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质量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产品可靠性、功能性和稳定性高,在同类产品中有着明显的质量优势。。
3 工匠精神。这几类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吸收了大批高质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是质量意识的追求者、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企业家精神的发源地。
4 持续创新。创新是这几类企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支柱之一。企业由于聚焦一个行业、一类业务,产品多是单一的,客户群体是有限的,因此必须拓展市场空间,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
不同点
1. 认定条件不同
1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等4类专项指标,每一类指标都有若干具体条件。其中,在经济效益专项指标上有明确的营业收入数量方面的要求,即上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
2 制造业单项冠军有目标市场、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经营业绩、主营产品、发展方向、品牌培育、环保能耗、管理制度等9个方面的要求,每一方面有若干具体条件。其中,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明确要求,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3 西蒙定义的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年营业额上限值、知名度3个方面界定了标准,其中要求符合世界同业市场前三强或者某一大陆排名第一,年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
2. 发展模式不同
1 西蒙定义的隐形冠军强调“隐形”,主要反映许多隐形行业冠军的产品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多以做中间产品为主,为中下游提供部件、机器、软件或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自己的产品反而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中不为消费者所见,低调务实,大隐于市。这是长期专注细分市场、为特定客户服务的结果。
2 单项冠军强调“单项”,指企业市场占有率高,长期专注于企业擅长的领域,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虽然制造业单项冠军主要在制造行业细分领域,但不强调“隐形”,也是为了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同时不将产品领域局限在中间产品领域。
3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调“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可以认为是一种企业发展模式,是企业实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这一市场地位的发展路径。我国政府希望中小企业通过“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成长为更多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
3. 发展阶段不同
我国对于中小企业规划的成长路径是,形成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到领航企业(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培育体系。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界定为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界定为国内领先。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的前一个阶段,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升级加强版。
图 我国中小企业规划的成长路径示意图
3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中有的是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的佼佼者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2 隐形冠军属于舶来品,对国内企业培育路径有一定启发,有部分企业可同时满足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的标准;
3 “三类企业”蕴含的精髓、期望以及做精做强的方向、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均是独居优势、专业化、高质量的行业翘楚,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几点建议
1 高度重视、政策支持。给“三类企业”包括潜在的冠军企业发展给予足够重视和关注,在财税、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 选好标杆、总结示范。认真总结“三类企业”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明星企业群星璀璨的产业生态,最大限度放大“三类企业”对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3 统筹谋划、重点扶持。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精心培育和呵护,给予特殊或专项政策支持,给予研发和技术支持,加速其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的步伐。
4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针对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其生产经营领域属于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在政策、人才、研发、技术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着力培育其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引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