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2022年深圳小巨人项目申报条件是什么

2022-12-04 09:46:40  来源:项目申报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23

2022年深圳小巨人项目申报条件是什么

《大湾区产园速递》第109期

(1)6月启动认定“小巨人”,专精特新认定标准全国统一

近期,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强调要从制度上建立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明确培育措施和标准。该《办法》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工信部计划,要推动形成100万家左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了解,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将于6月上中旬启动。《“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将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之首。目前,全国已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万多家。

工信部表示,考虑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优质企业培育的广泛基础,标准设置不宜过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包括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研发费用总额、研发强度、营业收入等基本条件。比如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 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

具体来看,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包括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6个指标,满分100分,企业得分达到60分以上即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标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围绕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共六个方面,分别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标,考虑“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排头兵,被认定企业需满足全部指标要求。

(2)深圳:制定工业用房租金参考价格体系

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文件提到,加大优质产业用房供给。加快推进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与服务供给以及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

2022年深圳小巨人项目申报条件是什么

其中,在规范厂房租赁市场方面,《措施》提出,制定工业用房租金参考体系,纳入深圳市产业用地用房供需服务平台管理的政策性工业用房,按照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用房管理办法确定租期和租金,引导股份合作公司等市场主体参照执行。

近年来,深圳大厂搬迁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一大主因便是厂租高涨。在第一财经此前的工业园区调研中也发现,不少厂房十年来租金增长2-3倍。而《措施》提出的制定工业用房租金参考体系将对承租人带来一定利好。

在优质产业用房供给方面,《措施》提出,加快推进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按照各产业专业化生产需求,制定优质产业空间设计技术指引,研究推动“工业上楼”新模式;发挥市、区两级国资国企作用,搭建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综合平台,以“准成本”模式供应工业空间,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和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

(3)基础设施REITs扩募指引出台,上市REITs收购资产通道打开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指引(试行)》,支持上市REITs通过扩募等方式收购资产。新规明确了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的条件、程序、信息披露要求和扩募发售相关安排,强调扩募相关要求与首次发售一致,强化内幕信息管理和利益冲突防范,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严把项目质量关,压实参与机构主体责任。

“鼓励运营情况和业绩良好、投资运作稳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上市REITs开展扩募业务,”证监会晚间表示,同时将强化市场监管,充分发挥REITs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即“基础设施REITs”)发展,上交所表示,将暂免收取基础设施REITs扩募业务的上市初费、上市年费及交易经手费,相关费用恢复收取时间另行通知。

4月15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了《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 业务指引第 3 号——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有分析人士表示,新规明确了三种扩募方式及定价安排等,既可以向不特定对象发售,也可以向特定对象发售,不过,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扩募,新规都通过设置价格下限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原有 REITs 持有人的利益。

不过,缩短申请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基金运作时间要求、缩短定向扩募投资者锁定期等意见未被采纳。至于未采纳原因,交易所表示,是“考虑到基础设施REITs仍在试点初期,且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相对复杂,产品运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未予采纳”。

2022年深圳小巨人项目申报条件是什么

(4)投资10亿!坝光首个产业载体竣工验收

近日,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坝光片区首个产业载体项目——生物家园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迎来首批入驻企业及机构。坝光片区是全市最大可成片开发区域,也是深圳国际生物谷的核心启动区和深圳国际食品谷的科创先导区。

生物家园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由8栋单体组成,涵盖研发写字楼、公共实验室、园区管理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图书馆、商业配套等综合性示范园区。

坝光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生物家园意向入驻率已超60%,已吸引中建机械、纤瑞生物等总部企业,迪威逊-海圻等上市公司,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机构)入驻园区。

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邀请专家编制了《坝光片区“十四五”开发建设规划》,深化“一区两带三组团”(一区:城市示范区,两带:滨海商业带、产业聚集带,三个重大项目预控组团)开发策略,理顺片区近期、中期、远期土地开发思路,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7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着力构建用房用地、租售并举的产业空间供给体系。

资讯综合自:证券时报网、第一财经、e公司、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宝安日报、深圳房信网

【整理】邱永宽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