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用重点人群可享受退税补贴,最高申领23400元/人!
2021年5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延长部分扶贫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将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政策解读
政府为解决国家重点人群就业问题,鼓励企业招用重点群体,企业如有招用相应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为员工依法缴纳社保,即可享受对应税收政策。
重点人群分类
1.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
3.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4.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税收优惠金额计算企业以100名重点人员为例,按照650元/人月可抵扣100*650=6.5万元/月,每年即6.5*12=78万元,共计可按标准减扣3年,即最理想状态下可以抵扣78*3=234万元。(具体以实际申报和审核通过为准)
注意事项:如享受过退伍军人税收优惠政策不能同时享受此政策。
重点人群项目概述
申报对象:
属于增值税纳税人或企业所得稅纳税人的企业等单位。
申报条件:
(1)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因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2)企业依法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五险)。
减免金额:
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招用一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可享受36个月的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依次扣减增值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救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截止日期:
2025年,项目截止(具体以政府额度为准,申请满即止)。
热点问答
01.这个政策执行到什么时候?
答:政策的有效期到2025年(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告2021年第18号)。其中,过去的2019-2021年可以追溯享受退税;2022年-2025年可以根据文件抵税。
02.重点群体(特定人群)有什么要求?
答:合同签订一年以上,正常缴纳交社保。
03.政策税补的标准是什么?
答:每月500元/人,一年6000元/人 ,三年18000元/人。部分城市上浮30%。现行执行标准为每月650元/人。
04.一般企业会有多少比例的人符合“重点群体”?
答:根据今年实际操作经验,一般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工厂)平均8%-25%比例符合贫困人口的标准,可以筛查入围享受税补政策。
05.如果筛查下来,企业中只有个别人,可以申报享受政策吗?
答:可以的。政策是普惠的,全国范围内的企业都可申请。
06.哪些公司适合申报?
答:企业为员工缴社保,正常纳税并有一定的税收量。
07.申报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答:需要企业营业执照、企业2019年1月至今每月员工社保缴纳清单。
08.扣减税收的项目顺序是怎样的?
答: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09.企业可以到当地相关部门去自行申报吗?
答:很难。补贴是针对企业的,和员工没有关系,员工配合度低,导致实行难。即使员工愿意,企业也只能动员在职人员,离职人员动员不了,但是项目是可以追溯过去3年在职和离职人员。目前项目申请企业过多,以前可以查询贫困人口的街道办已经暂停查询服务。因此,只有具有接“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查询能力的申报机构可以快速、精准、且无遗漏地比对出重点群体信息。
10.追溯退税周期和抵扣周期是多长?
答:追溯从开始筹备到下款,根据地域不同,追溯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最短半个月左右;抵扣部分,在当月报税截止之前,申报机构协助企业财务指导申报,当月即可抵扣。
11.申请退税之前需要准备哪一些资料?
答:员工社保明细、劳动合同、纳税证明、营业执照、符合人员的备查资料(贫困人口证明、采集表等,根据地域不同分为线上或线下提交,提交完成后,线上报税时直接填写数据即可)。
12.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申请追溯退税?
答:除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只要不涉嫌严重的偷税漏税,未收到过相关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且未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纳入失信名单。都是可以申请的。但是注意的是出口退税型企业以及享受即征即退的企业,需要关注的税务报表,核实企业是否有结余的税。
13.企业是否会潜在承担的风险?
答:不会。该项目是财政部正式发文,且各地积极响应的扶贫政策。申请资料和申请流程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实施的。申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稽查等问题。
14.人力资源公司可以申报吗?
答:可以。只要符合主体条件(签劳动合同满一年,社保、发薪同一主体)都可以申报。
15.如果A员工在A企业已经享受过的,在B企业还能享受吗?
答:不能,一个员工最多可以享受36个月。已经享受过满36个月的员工,系统会自动剔除。
16.如果A员工在A企业享受10个月,在B企业还能享受吗?
答:能,一个员工最多可以享受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