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微企业所得税税率
近期,税务明确,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以下的部分,减按2.5%收取所得税的政策于2022.12.31结束。
“2023年起,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以下的部分,按5%实际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100-300万部分,延续减按5%征收。”
注意,小型微利企业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资产总额在5000万内,从业人数在300人内,以及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0万内的企业。
那么,对于年盈利超300万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承担的税负有哪些呢?
除了增值税,还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如果投资人还想要拿到个人卡上,还要缴纳20%的分红个税。
除此以外,再加上其它租金、工资、库存等成本,以及其他各种坏账、现金流、社保等花费,企业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然而,企业想要合理、合规减轻负担,在遵循真实业务基础之上,利用一系列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无疑是不二选择:
还比如区域性税收扶持
设立在税收园区的一般纳税人公司,在不改变原有经营模式与地址的情形下,根据实际纳税额,可享受地方留存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最高80%比例的奖励扶持。
区域性小规模核定
在国内部分税收园区,设立的小规模个体户,可享受个人经营所得仅0.5%左右的核定,再加上目前1%的增值税、附加税,综合税负在1.5%左右。
(个体户年开票额500W以内,对于成本票要求不高,也没有企业所得税、以及分红个税,税后利润可直接自由支配。)
案例分析:以一家园区的小规模个体户,年开票额500W为例,需要的承担的税负有:
1)增值税(目前减按1%征收):500W/1.01*1%=4.9W
2)附加税(增值税的6%):4.9W*6%=0.3W
3)个人所得(根据开票额核定):500W/1.01*0.5%=2.5W
实际税负:4.9W+0.3W+2.5W=7.7W
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一般纳税人有限公司,在缺少成本、导致不能够抵扣,税务成本较重的情况下。再合理布局一家小规模个体户,可合理降低不少税负负担。
综上所述,2023小微企业所得税不再是2.5%,现恢复至5%!企业如何在遵循合规的基础之上,结合现行的税收优惠减负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3年最新税率一览表
一、2022个税税率表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
工资一万元要交多少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
税额=(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说,税后工资是971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0000元的税率为:5%
2.超过30000-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超过90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超过300000-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5.超过500000部分税率为:35%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财产租赁所得《4000元,-800元费用;所得》4000元,-20%费用。
(3)财产转让所得=转让财产的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4)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每次收入额。
(5)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20%费用;稿酬所得=收入*70%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法规。
二、2022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