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资讯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认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3-11-13 21:34:44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社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3

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中国认证认可》杂志社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2023 年中国认证认可高端研讨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朱光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质量处副处长赵欢出席会议并讲话,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项洪涛致欢迎辞,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认证认可》杂志社社长董德山主持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业内22家认证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承办。

本次会议主题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认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探讨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认证行业,特别是行业中担当引领作用的主流认证机构,如何在新兴和创新领域开发利益增长点,通过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推进创新、整合市场力量,实现认证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随着认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认证机构既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也面临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认证机构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等因素都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深化认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取得实效, 既需要宏观政策做出调整改革,也需要主流认证机构以更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稳定和提升原有领域的竞争优势,成为深度参与并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推动整个行业形成优胜劣汰、持续改进的格局。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朱光沛认为,认证认可行业从管理、运行到发展,仍然是朝阳产业,是高端产业。认证认可不是市场经济的主力,但是认证既服务生产,也服务销售、消费以及服务管理,与传统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分析认证认可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前景和路径非常必要。认证认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守好初心使命,守好诚信本分,以党的精神规范认证行为,引导认证事业发展;其次,认证认可行业要抓好宏观战略研究,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逐步规范行业的发展,发挥好认证认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最后,要关注新兴产业和新领域的认证,重视数字化转型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发挥认证认可行业在标准、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不断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落地。他希望《中国认证认可》杂志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宣传党和国家的发展方针,传达行业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传递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科技标准规范等信息,反映机构和从业人员以及用户的呼声,借助高端论坛等形式,提升行业的影响力。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认证认可》杂志社社长董德山指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认证必须跟得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高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认证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认证行业要优化认证服务供给,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构建认证发展新格局;要健全认证工作基本制度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认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供给侧改革决定认证的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是认证工作的首要任务,事关认证发展前途;认证行业改革基本方向是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管理体系认证、过程认证、人员认证。认证行业要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开发认证制度的渠道,使认证制度开发更加具备专业化,更加贴近消费、贴近市场;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监管,从具体技术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社会和市场功能释放出去。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质量处副处长赵欢表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质量越来越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认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质量认证工作的质量提升、有效性保证、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认可服务监管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4 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行政规定直接或间接采信认可结果,采信范围不断扩大。《中国认可认可》杂志作为业界交流的平台,应聚焦专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在服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会代表研讨(左右滑动查看)

研讨会上,参会代表围绕主题,结合自身机构的改革创新实践,针对认证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改革中面临的带有联动性、广泛性和支点性的实质性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从自身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管理手段、创新能力、人员培养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认证认可》杂志将从本次会议中遴选代表的主要观点,与广大读者共享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认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路径和成果。代表观点将于2023年第12期刊发,敬请关注。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