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保护中心召开2023年度科研标准化工作推进会。会上,通报了中心科研标准化工作总体情况,对新修订的《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并安排2位员工对标准化、科研课题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研究作经验分享。
中心负责人作总结发言,强调了科研标准化工作是实现中心高质量发展和高层次专业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并围绕国家级保护中心下一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坚持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相结合。理论研究立足本职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二是坚持循序渐进项目实施路径。脚踏实地,扎实积累,逐步实现更高层级项目突破。三是不断扩增项目申报途径。结合知识产权复合型学科特性,挖掘更多的项目申报途径。四是加强统一协同管理。深化多方协同管理,全过程、精细化进行统筹协调。五是重视成果转化运用。将科研成果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推广运用,更好地促进中心高质量发展。
中心自2018年运行以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科研管理体系,扎实开展科研标准化工作。目前中心已牵头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5项、市局级项目7项;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省市地方标准6项,其中《专利申请预审规范》(DB 32/T 4157-2021)是全国首个专利申请预审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规范》(DB 3201/T 1098.1~4-2022)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标准工作体系;在《中国发明与专利》《中国市场监管研究》《电子知识产权》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篇,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推进计划”征文比赛一等奖、江苏省知识产权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