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视角下的专利质量提升建议

2024-01-29 20:38:19  来源: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韩月 刘连政 李守贝 夏丽  浏览:1

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将部分专利审查工作前置,在申请人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之前,及时发现申请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告知申请人改正,以提升专利质量和授权率。本文基于专利预审员实际工作经验和思考,提出了保护中心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以期提升专利质量,为专利质量提升工程献智献力。

01、重视源头创新

技术创新高度是评价专利质量的第一要素。目前,中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渐从重“量”转向重“质”。2020年3月11日,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体现了中国越来越重视源头创新能力。当前,科技创新迎来全球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应该是全球化的。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出关键作用,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有话语权,在“走出去”时提前做好专利布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避免被他人技术“卡脖子”。

02、增强申请及代理能力

据南京保护中心受理分析,受理的专利预审案件中有90%委托代理机构,其专利申请预审文本形式问题较多,撰写创新点的方式欠妥,同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和后续答复审查意见中均显能力欠佳。提升专利质量,优化服务,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师需要做到四点。一是加强行业自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杜绝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杜绝以低价格大量代理低价值专利的申请。二是专利代理执业师需要明确目标,积极提高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素养和知识产权专业背景,严格专利检索以及专利审查程序。三是始终坚持以积极的态度,高效地同专利审查员沟通。四是加强知识更新,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和要求。

03、提升预审效能

保护中心作为新成立的专利预审、确权、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应多措并举“筑巢引凤”,进一步搭建好保护中心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参与服务。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招聘和引进专利审查员,扩充审查队伍。二是加大对新预审员的培训力度,采取专业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通过组织的多层次培训,提升预审审查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职研讨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本行业前沿的技术和发展趋势,使其真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三是组织专利预审员赴专利审理协作中心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培训中心,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检索策略以及检索技巧,提升自身审查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审查质量。

04、强化专利评价

中国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实际上,中国的专利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发明专利在专利总量中占比只有20%左右,专利成果转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后期流失率达到了61%,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15%。自2019年以来,低质量专利申请引起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提升专利审查质量、促成高质量专利产出,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强化专利质量导向,应坚持以质量优先,突出转化为向导,强化专利资助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大检查督导力度,鼓励各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专利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二加大对保护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大预审服务宣传,建立健全备案企事业单位评价体系,对备案企事业单位进行分级管理,选派预审员赴备案企事业单位研发部门驻点社会实践;搭建保护中心、企事业单位、专家库专家之间的有效沟通衔接机制。

综上,高价值提升的专利需要多维协同努力,专利的创造阶段,提升设计人和发明人研发能力;专利申请阶段,对申请人和代理人提交的专利质量进行评价,提高保护中心快速通道的质量门槛,规范代理人、代理机构的服务;专利预审阶段,使工作人员扎实掌握审查标 准和提升专业素质。

以上内容选自《河南科技》2021年第9期第149-151页:《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视角下的专利质量提升》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