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紧跟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IPO明确“创新性”:I类知识产权不少于3项或参与2项标准

2024-10-17 22:16:59  来源:创新魔方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

在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已分别有了明确的“硬科技”属性指标、“三创四新”指标,2024年10月16日,北交所也对“创新性”指标给出了明确要求。 综合来看,三大上市板块中,IPO对于硬科技的要求,科创板>北交所>创业板。

一、发行人报告期内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原则上应当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之一

1、持续开展研发投入,维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主要表现为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具体如:研发强度较高,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3%以上;或者研发投入金额较大,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以上,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此外,企业在研发人力资源方面应有相应体现,具体来看,最近一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或者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

2、具有独立或合作研发形成知识产权成果并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

具体来看,要拥有Ⅰ类知识产权3项以上或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

“Ⅰ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创新魔方注:一般而言,均不包含转让未满1年的知识产权)

3、积极参与标准研究制定并形成一定成果,通常参与制定过2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二、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客观、准确地披露其创新特征,说明在技术水平、产品关键性能指标、业务模式竞争力等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的SWOT分析

1、创新投入

包括前期持续研发投入情况,如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研发模式、科研激励机制、参与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专项课题情况等;

2、创新产出

包括独立或合作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情况等;

3、创新认可

包括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占有率,与国内或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或资质认定等;

4、竞争优势

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借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的具体情况、盈利前景以及竞争优势等;

5、新质生产力

发行人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或新设备、新方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还应当披露其在提升产品质量、产业链升级、降本增效,以及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方面形成的竞争优势情况。

三、充分论证自身是否具有创新性

1、技术创新方面

主要围绕发行人的核心技术与发行人独立或合作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是否相关,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相较于行业通用技术是否形成明显差异及具备竞争优势,产业化前景是否明确等角度进行论证;

2、产品创新方面

主要围绕发行人通过工艺改进、性能优化、技术路线调整等手段对产品更新迭代或者形成新产品情况,相关产品相较于国内外竞品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实现进口替代或填补国内空白等角度进行论证;

3、模式创新方面

发行人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借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催生出新业务模式的,主要围绕新业务模式的产业化路径是否清晰、盈利前景是否明确,与现有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备竞争优势,适用新业务模式是否为发行人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等角度进行论证;

4、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方面

发行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或新设备、新方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主要围绕在提升产品质量、产业链升级、降本增效,以及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方面是否取得显著成效,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在产品质量、生产运营效率、耗能排放等方面是否形成明显优势等角度进行论证。

附1:《关于发行人符合北交所定位要求的专项说明》

附2:   《关于发行人符合北交所定位要求的专项意见》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