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针对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措施在海南落地
近日,海南出台《关于加强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针对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领域保护的工作措施正式落地。该《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追溯体系、强化执法体系、健全信用体系等五大体系,共包含15项重点任务,以实现对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全流程保护,进一步提升保护水平,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励原始创新与高效利用。
海南作为全国无性繁殖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此次出台的《方案》特别强调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效衔接,旨在通过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提高案件查办效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和侵犯种业知识产权行为,对侵权行为形成高压态势。
同时,《方案》还突出了加强无性繁殖植物领域的商业秘密保护力度。通过研究制定符合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发展的保护制度规则、创新监管服务方式、积极回应企业维权诉求等措施,进一步强化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保护,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护。
此外,《方案》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编制相关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无性繁殖植物品种信息数据库和标准样品库(圃)、研究制定无性繁殖植物种子(种苗)地方标准与行业检测标准、推动条件成熟的无性繁殖植物品种逐批纳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等重点任务。
海南这一创新举措的出台,不仅展现了在无性繁殖植物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前瞻性和决心,也为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了新的范例和思路。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预计将进一步优化海南的营商环境,增强国际植物品种权转让与贸易的信心,推动种业科技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