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中药专利申请和保护现状

2024-11-26 19:31:40  来源:中药传统知识保护机制探析:基于中药专利申请  商标专利领域原创作者:傅启国 陈彬 王玉姣  浏览:9

1.专利申请现状

2003年至2022年,我国在中药领域累计申请专利315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13378件,占比99.2%,实用新型专利2532件,占比0.8%,外观设计专利0件,可见发明专利申请几乎占据中药领域的全部专利申请。每年的申请量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中药领域专利申请趋势

由图1可知,2003年以来我国中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至2010年,每年的申请量总体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2010年申请量为9035件;在“十二五”期间,申请量飞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36.6%,2015年申请量已超过37000件,是2010年申请量的4.2倍,这与该时期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进而推动中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有关,也与该时期地方政府出台的专利资助政策有关;在“十三五”期间,申请量快速下降,在2019年和2020年已经回落到14000余件,这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从2016年开始控制专利授权数量、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有关,2017年以局第75号令修改《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是这一时期政策的典型代表。由于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才公布,2021年和2022年的专利申请量比实际的申请量低。

2.专利申请人分析

中药作为传统知识,深受历史渊源、个人经验等因素影响,家族传承与个人继承是中药发展的主要形式,因此,不少中药配方掌握在个人手中。

图2 中药领域专利申请人类型构成

如图2所示,我国中药领域的315910件专利申请中,个人专利申请量高达152547件,占比48.3%,个人专利申请人在我国中药领域专利申请中最为活跃,其次是企业专利申请人,申请量占比37.1%,二者申请量之和已超过85%。相较前二者而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为申请人的申请量总共仅占12.1%,反映出我国高校等科研单位在中药领域申请专利的活跃度不够。

图3 中药领域专利申请人排名

我国中药领域的个人专利申请量虽然很大,但不同的中药专利申请由大量不同的个人提出。由图3可以看出,前10位最活跃的专利申请人均不是个人,而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申请量统计,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等两家单位居第一档(600件以上),北京冠五洲生物科学研究院等三家单位居第二档(500件以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校和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居第三档(400件以上)。

3.专利保护现状

司法保护在我国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以北大法宝的司法案例库为数据库,以“中药”“专利”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年至2022年期间审结且以“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或“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为案由的中药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共检索到一审、二审判决书47份,通过阅读判决书去除在医疗器械技术描述、当事人名称及经营范围中出现“中药”的噪声判决书25份,得到近二十年间法院审结的中药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一审判决书13份和二审判决书9份。在9份二审判决书中,认定侵犯中药专利权行为成立并支持专利权人责令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的案件仅有两件,分别是2010年江苏天禾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侵犯“治疗肿痛的药物组合物”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和2020年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侵害“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此两件案件占中药专利侵权纠纷二审案件的比例为22.2%。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二十年年均仅有一件司法判决案件,司法实践中的中药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量非常稀少,而且,从判决结果来看,即使中药专利权人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认定侵犯专利权行为成立的比例也不足四分之一。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