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和典型案例。
发布会通报,2015年至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7272件,审结34377件。在受理的案件中,民事一审案件23548件,民事二审案件7038件,行政一审案件23件,行政二审案件15件,诉前保全案件188件,管辖案件、再审案件等其他案件5906件。刑事案件554件,结案552件。在受理的刑事案件中,一审案件113件,二审案件358件,其他程序性案件83件。
十年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一是技术领域新。近年来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呈现出向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基因测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创意等前沿领域。
➤ 二是覆盖地域广。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涉外案件涉及31个国家,当事人所涉国别前五名为美国471件、日本139件、德国135件、韩国95件、法国74件。
➤ 三是社会影响大。案件涉及3M创新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或行业领先者。受理的民事案件中起诉标的额为5000万元以上的56件,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329件。受理的刑事案件中犯罪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23件,最高达11亿余元。
➤ 四是调撤比例高。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判决结案7780件,占比23%;撤诉或者调解结案17940件,占比53%。其中,民事一审案件判决结案4582件,占比21%;撤诉或者调解结案17094件,占比77%。
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结案方式分布情况
➤ 五是定罪处罚严。十年来,近七成被告人被判处实刑。审结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罚金刑适用力度大,有82人被判处罚金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有 11人被判处罚金1000万元以上,最高达9000万元;对相关被告单位判处罚金最高达6亿元。
发布会通报了30件具有典型意义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例,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个领域,涉及跨国企业、知名品牌,既为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指引,也向社会传递了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
30件典型案例目录
案例1: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
案例2: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
案例3:专利权人无法获取被诉侵权产品实物时的证据认定
案例4:改变或添加不具有实质性区别的设计元素构成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犯
案例5:依法运用先行判决及时制止侵权
案例6:大数据背景下使用他人收集的数据信息行为的合理边界
案例7: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主题名称中特征部分对侵权认定的影响
案例8:权利人可以依法选择有利于权利保护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
案例9:销售代理商为供货商开发客户时形成的客户信息可作为商业秘密获得保护
案例10:特殊渊源老字号的使用应谨守合理边界
案例11:单一潜在客户的采购意向可作为商业秘密获得保护
案例12:破坏技术措施设置深层链接行为的性质认定
案例13:公司之间“借壳”侵权的认定及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约定的适用
案例14:涉“小猪佩奇”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
案例15:严格规制重复侵权行为
案例16:通过调解实质性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案例17:不正当竞争案中公司负责人与公司构成共同侵权的认定
案例18:专利封闭式权利要求的认定与解释
案例19:复制、摹仿他人已注册驰名商标构成侵权
案例20:自然人姓名、企业名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案例21: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权利范围以及侵权判断标准
案例22:惩罚性赔偿适用中“情节严重”的认定
案例23:对重复侵权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
案例24:特殊时期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和计算
案例25:著作权恶意诉讼的判定因素
案例26: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
案例27: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首例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案例28:未经授权的影视作品通过信息网络向不特定公众传播的数额认定
案例29:制作出售盗版“加密狗”触犯刑法
案例30:加强刑法保护的著作权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