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利

为了养好猪,他申请了467项专利!

2024-12-28 09:53:29  来源:新华网、国家知识产权局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被称为“养猪院士”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作为发明人

申请专利467项

其中发明专利419项

实用新型专利46项

外观设计专利2项

1

院士养的猪有多特殊?

早在七八千年前

中国先民便开始饲养家畜

猪便是“六畜”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

中国人养猪长期采用

“有什么就喂什么”的方式

导致猪“吃得多,长得少、长得慢”

如今,经过40多年的努力

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

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

许多重大技术难题

也让养猪充满了“科技范儿”

比如,猪脸识别

让每只小猪在“猪海”中都能被精准追踪

机器人称重

让小猪的体重“一目了然”

对此,印遇龙自豪地表示

“现在我国智能化养猪的水平

人工智能、生物防控、养殖规模、出栏率

都是世界领先的”

2

养了40多年猪

最难的是什么?

已经做了一辈子“猪文章”的印遇龙

一开始却是从植物学跨界而来

大学期间学习杂交水稻育种专业的他

刚一毕业被分到当时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他本想继续从事

水稻栽培或者植物育种工作

但因当时中国生猪养殖科研水平低

“农民只知道养猪

但是不知道怎么养好猪”

他便听从所里老师建议

一头扎进了“猪世界”

从那以后

他带着团队穿梭于无数个猪圈猪栏

做着又脏又累的科研

他既研究猪饲料,也研究猪粪便

不断提高着中国生猪养殖国际竞争力

然而,尽管与猪打了40多年交道

现在的印遇龙

再一次面临科研上的“转型”

面对长期以来

成本低、生长快的瘦肉型洋猪

在我国推广普及

而本土猪比如宁乡花猪等土品种

因为吃得多、长得慢

渐渐受到养殖户“冷落”的情况

为了保护本地猪种资源

他和他的团队现在几乎住到了猪舍里

进行选种育种

“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

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

这也是国家需求”

3

从百姓餐桌到实验室

养猪开辟了新赛道

如今的小猪

用途可谓非常广泛

科学家们可以用刚生下来的仔猪

去测母乳和配方奶粉的营养价值

还可以用猪血

生产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物材料

此外

“由于猪的心脏、肾脏、肺跟人的非常相似

通过我们的基因改造

通过科学家的努力

猪还能作为器官移植很好的来源”

在印遇龙眼中

养猪是天大的事

因为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餐桌”

更关乎这条产业链上的农民

能否在这条赛道上拥有更好的前景

在印遇龙未来的计划里

能够实现一猪多用

让猪的产业越来越大

是他和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