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5则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关于对部分品类囤积兜售型恶意商标注册行为线索排查项目成交公告。2024年12月签订协议,根据协议书内容,2025年1月开始监测。
在《XXX囤积兜售型恶意商标注册行为线索排查项目委托协议书》中:自合同签署次月起,针对多家较为活跃的不特定商标网络交易平台, 如好标网( www.haotm.cn ) 、中细软商标超市(www.gbicom.cn)、鱼爪网(r.yuzhua.com)、品标网(www.mb.cc)、麦汇网(www.maihuiipr.com)、创名(www.cmsbw.cn)等,经商标局审核确定后,对平台上的XXXXX等类别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的在售商标组织实施为期12个月的囤积兜售行为线索日常监测。日常监测每周至少开展1次,并记录监测日志。
涉及的品类:家用器具或容器、服装、玩具、教育培训、医疗仪器及器械、运载工具、贵重金属、电信服务、手动工具和器具、乐器、运输包装、储存服务、金属及其制品、机器机床、金融服务、建筑服务、化妆品、药品、面粉和谷类制品及广告服务等品类
在《技术需求》部分:
为贯彻落实《系统治理商标恶意注册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 年)》,实现打击囤积兜售型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行为专项工作常态化实施,拟继续开展囤积兜售型恶意商标注册行为线索排查,实现线索排查工作常态化,有利于在恶意囤积商标行为分散化、隐蔽化的形势下,提升发现与打击恶意囤积商标违法行为的精准度。
5份委托协议书和技术需求除品类不同,其他关于全年检测商标数量、报送囤积兜售行为线索数、全年处置申请人的数量均相同;
全年检测商标数量不少于40万件,
全年报送不少于10万条囤积兜售行为线索,
全年处置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人不少于12000
对多家较为活跃的不特定商标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商标售卖行为形成常态化日常监测。全年监测商标数量不少于8万件。每季度核查并报送一批囤积兜售行为线索,全年报送不少于2万条囤积兜售行为线索。
每季度提交线索分析处置及商标审查情况汇报,包括分析并发现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人及其关联主体,对其商标申请系统加注并进行审查,提出后续处置建议,发现从事违法代理行为的代理机构并提出移送建议等处置工作,全年处置申请人不少于2400.
下面是其中一份的线索排查服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