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是什么?详细解析与案例分析

2025-02-15 10:54:19  来源:项目申报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22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是什么?详细解析与案例分析

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

(一)基本条件

1. 工商注册与经营年限:企业需在中国境内工商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连续经营3年以上。

2. 规模与财务状况:企业需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3. 合规性: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税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专业化指标

1. 专注细分市场:企业需长期专注于某一产业链环节或某一产品,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

2. 市场占有率:在细分市场中占有率达到10%以上。

(三)精细化指标

管理与运营:企业需重视公司治理、社会责任感以及绿色发展,注重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

品牌与信誉:企业需拥有自主品牌,信誉良好,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四)特色化指标

1. 技术创新:企业需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

2. 研发能力:企业需具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高。

(五)创新能力指标

1. 研发投入:企业需设立研发机构,拥有至少5项发明专利

2. 创新成果:企业需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并取得显著效益。

(六)产业链配套指标

1. 上下游协作:企业需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能够为大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或配套产品。

2. 市场竞争力:企业需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高。

(七)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

重点领域:企业需聚焦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如网络强国相关领域。

二、案例分析

有一家北京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2022 年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未通过,原因是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计算方法有误,数据推导不严谨,无法证明其市场占有率达到要求,且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证明。后来该企业调整了计算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查询细分市场规模数据,重新计算占有率,并联系相关行业协会出具证明,最终在 2023 年顺利通过认定。此案例充分说明,企业在申报过程中,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认定标准,注重细节,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提高申报成功率。

成立15年来,致力于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省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软著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创新创业大赛、专利奖、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