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筹备期
尽职调查
企业启动股改,进入上市筹备阶段后,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明确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及质量等;
明确知识产权权属及法律状态等;
明确产品的知识产权宣传材料、商业标识等是否合规;
明确企业核心技术与核心知识产权的关联度;
明确核心技术的可产业化知识产权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度;
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运行可靠;
与竞争对手相比,明确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
确认企业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或纠纷。
知识产权布局
拟上市企业应根据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结果,结合上市筹备周期,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工作:
a)专利布局:根据拟上市板块对于专利数量和质量的一般要求和特别要求,开展专利挖掘与布局,培育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高价值专利,对于外向型企业,应开展国际专利布局;
b)商标布局:对企业主营产品、包装及宣传材料中使用的商业标识进行注册商标或驰名商标的检索,按要求注册商标、扩展商标注册类别,或进行海外商标注册:
c)著作权布局:对产品设计、宣传手册、标语、产品说明书、软件、背景音乐等作品进行著作
权分析,及时补充著作权登记;
d)其他知识产权布局:对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等进行布局。
风险分析与预案
上市筹备阶段可通过以下措施防范或应对知识产权风险:
a)准备好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涉及专利的,包括专利证书、公告文本、专利权人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等;涉及商标的,包括商标注册证书、商标权人身份证明、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等;涉及著作权的,包括著作权权利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等;
b)准备好解决潜在知识产权风险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潜在知识产权风险的权利人的授权书、所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已由第三方解决的证明材料,如法院裁判文书、调解书、和解协议书以及仲裁裁决文书等;
c)准备好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抗辩材料、不侵犯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的证明材料和证明对方知识产权无效的材料等;
d)通过风险评估发现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时,可主动与权利人进行沟通谈判,取得知识产权许可,也可在上市前主动请求宣告相关知识产权无效;
e)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针对主营业务产品出具FTO报告。
针对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风险等级,建立知识产权风险应对预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
相关内容:
科创板上市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指南
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规范
企业科创板上市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