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资讯

检测实验室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刍议

2025-03-16 10:49:48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24年第11期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是实验室活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检测实验室需准确识别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针对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并对措施进行评价。

一、公正性风险

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CL01”)指出,“危及实验室公正性的关系可能基于所有权、控制权、管理、人员、共享资源、财务、合同、市场营销(包括品牌)、支付销售佣金或其他引荐新客户的奖酬等。”实验室公正性可能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见表1.

二、保密性风险

保密性风险包括(不限于)来自合同评审、原始记录、报告、内部质量控制数据、能力验证结果、人员、样品管理、外部机构人员、客户信息流转、对外信息发布、涉密载体、信息化管理等。实验室保密性可能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见表2.

三、法律风险

CL01指出:实验室应为法律实体,或法律实体中被明确界定的一部分,该实体对实验室活动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实验室应能对其出具的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实验室需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识别,并跟踪其变化,确保实验室持续满足CNAS-RL01:2019《实验室认可规则》要求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对于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法律风险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见表3.

结语

总的来说,不同实验室的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差异较大,应对措施差别也较大。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识别不全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公正性、保密性与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活动结果和数据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