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挂牌成立
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迈入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阶段。同时,最高检发布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指出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持续增加。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486人,受理审查起诉33805人,同比分别上升5.9%和10.2%。案件类型相对集中,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81%,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增幅较大。共同犯罪特征明显,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均在80%左右。
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介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民事检察监督和行政检察监督都在有序推进。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去年共立案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34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62件。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落实,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34件,同比上升36%,占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总数的37.8%。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持续加强,共立案60件,同比上升81.8%。
宫鸣还表示,检察机关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持续加强刑事保护和民事行政监督力度,去年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3266人、起诉2090人,同比分别上升18.9%和27.4%;稳妥探索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履职范围,加强文化领域公共利益保护,助力赓续中华文脉。
此外,检察机关还着重加强民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