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北京专精特新申报评分标准

2023-06-23 19:13:41  来源:专精特新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北京专精特新评定标准

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重要的培育资质,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主要是国家重点培养具有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扩大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那么北京市专精特新认定申报条件是什么呢?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条件

(一)企业成立时间

企业注册时间且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 2 年以上。

(二)营业收入及研发费用投入要求

去年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 100 万元,且占营业 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 3%。

去年营业收入总额在 1000 万元以上,或去年 营业收入总额在 1000 万元以下,融资达到 2000 万元以上。

(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十四个指标评分达到60分以上或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近三年在省级科技奖励中获得过前三;或在国家级科技奖励中获得过前五。

2. 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

3. 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6000万元以上。

4. 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企业组名单。

(四)评价指标(满分100分)

a.专业化指标(满分25分)

b.精细化指标(满分25分)

c.特色化指标(满分15分)(由北京市自主设定)

d.创新能力指标(满分35分)

二、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好处

1、认定奖励:北京市对认定成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会给予一次性的现金奖励

2、企业价值: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增加企业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前提条件

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注意事项

所称“股权融资”是指公司股东稀释部分公司股权给投资人,以增资扩股(出让股权不超过30%)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从而取得公司融资的方式

所称“省级科技奖励”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奖的一、二、三等奖;“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防科技奖。

所称“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50强企业组名单是指该大赛2021年以来正式发布的名单

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挖掘、筹划、整合、优化企业各项关键指标和条件

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评分标准

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工作已经开启了,申报通过后可以拿到高额资金补贴,享受一系类优惠政策。很多企业还不明确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评分标准,下面就为大家进行详细整理。

一、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应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企业没有在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

3.申报企业应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无严重失信记录。

4.申报企业主导产业应聚焦于战略关键领域产业链。

5.申报企业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应达到70%(含)以上;2020年度、2021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占当年营业收入比重均应达到4%(含)以上。

6.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7.申报企业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8.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项以上、自建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1个以上。

9.申报企业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或有上市计划(已递交申请书或已进入辅导期)。

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申报时间

2022年:2022年4月9日至4月15日。

2023年:预计4月初开始申报,可以咨询,为您解决申报难题。

三、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申报补贴

企业最低可以获得150万直接资金奖励,另外还有大量落地优惠政策。

四、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1.申报企业将已授权的自有发明专利,或通过技术市场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和研发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或通过从无关联单位购买取得的先进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服务、新标准,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重点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项目。

2.对研发费,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不含研发人员工资和劳务费;工程建设费,包括研发、生产设施建设和改造费用,不含办公场所改造和装修费用;软、硬件设备购置及调试安装费。项目支持标准是:研发费不超过软、硬件设备购置(设备购置应计入在京固定资产投资)及调试安装费的50%;工程建设费投资不超过软、硬件设备购置及调试安装费投资的20%。根据上述支持内容确定项目核定支持投资额。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