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

企业两化融合贯标案例分享,附全国补贴金额归纳

2024-11-01 20:35:12  来源:两化融合贯标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69

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现代化的进程。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等的融合,而且是包括企业的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系、文化等等的融合。

信息化不仅要带动了工业化,还要带动和促进一切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历史进程,使之融合发展。

传统生产制造类型企业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例如: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SAP、产品数据管理PDM、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软件SC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等软件系统)去辅助自己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的水平及效率,就达到了两化融合贯标的基础要求。

中国两化融合参评企业在2023年12月底已超过163300多家企业自评估对标。这里简单介绍下两化融合贯标程度分4个层次:基础提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单项应用是个门槛,企业到达这一步,可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去进行两化融合贯标。

两化融合案例分享

漯河江山天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公司成立于2000年,占地300余亩,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大型生产车间三座、综合办公楼一座、职工公寓楼一座、大型仓储库四座,总建筑面积达140000平方米。主要工艺装备数百台(套),拥有员工1000余人,主要产品有防撬门、钢质进户门、钢木室内门、防火门、庭院门、楼宇对讲门、银行专用防尾随联动门、车库门、塑钢室内门、别墅门等30多个品种,是河南最大的非标防盗门生产基地,非标门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智能化改造内容及投入情况

近年来,公司投资2000万元,成立专业信息开发队伍,启动的智能化信息化车间深度改造项目已投入生产,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成品质量,并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生产,企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按单生产”转变为“按单组装”,初步实现非标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

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改造建设智能化信息化车间一座:车间现场安装电子看板,实现系统自动排产对车间生产现场优化,手机APP采集实时生产过程数据,并通过电子看板展示、跟踪工件的流转。

2.购置2台激光切割机,实现系统自动生成工件的图纸。取消人工下料、冲孔,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和生产效率。

3.购置喷涂机械手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喷涂工艺。由原来的人工喷涂改成机械手臂的操作,消除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喷涂工艺和喷涂的效率。

4.开发内部员工生产“双诚部落”APP、产品发货运输“飞马镖局”和“小诚蜂巢”APP、电商运营“小诚商友”APP;实现产品从加工、入库、运输到入户数据的可追溯。

三、实时效果

项目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并且缩短了生产工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效果显著。整个生产车间的管理也采用了计算机系统管理,通过可视化看板,即时展示生产数据及指令,指导车间生产。

生产效率提高60%以上,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现在的5天;

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

成品研发周期由原来的120天缩短到现在的45天;

成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3%提高到现在的99.3%;

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智能化改造初步节约人工20%;

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让传统的制造业管理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案例进行贯标前后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进行两化贯标认证,可以为企业带来两个最直观的改变:方向明确、科学管理。

方向明确

1、能够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

2、明确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方向;

3、明确两化融合重点建设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建设。

科学管理

1、明确两化融合建设的相关流程与管理机制,流程精细化,可操作性更佳;

2、避免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足,效果不佳;

3、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机制;

4、数据驱动,辅助管理决策。

另外,进行两化贯标认证的企业在工信部、省经信委部门项目资金申报和资质评定上有一定的优势;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关联的。

以下为全国各地贯标认证补贴金额汇总(包含知识产权贯标、两化融合贯标)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两化融合贯标相关

更多>>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