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人员的角度改善标识管理
首先,过程流程图,追加去毛刺是后面客户提出的,在去毛刺后面,这里还没有修正,但这不是今天讲的重点
改善前 素材标识
改善前 去完毛刺标识
改善前 去完毛刺追加完标识
改善前 加工完成品标识
改善前 保留品标识
看到这里,相信有些人会觉得很合理,还能重复利用,就只需要用酒精擦一擦之前画的地方。刚开始设计这套方法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实际运行下来存在标识要么没挂,要么就是没按规范写。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是教育的问题,员工不按规范走,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去怀疑自己的标准是否正确呢。
通过与现场人员交流,存在以下问题点:
1.每次用之前需要用酒精擦一擦,很麻烦,而且拿酒精还得去品质室拿,虽然不远,但是人性本懒,就不高兴去做了,强制要求后会去做,但是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样了
2.每次用胶带去贴,也很麻烦,但是在强制要求后肯定会去贴
针对以上,重新设计标识:
改善后 素材标识(直接在电脑上做好,打印,张贴,比之前手写再贴提高了效率)
改善后 去毛刺完成品标识(首先,免去了要用酒精擦一下再使用的麻烦,直接填写即可,二者,注意夹子,直接夹住,免去了胶带不好操作的问题)
改善后 加工完成品标识
改善后 保留品标识(黄色代表保留的意思)
这里只讲述了其中一种产品,以下是实施步骤:
1.首先拿出该方案向上级领导请示,说明改善原因和改善后的效果以及改善成本
2.上级领导同意后,制作标识,给工作人员开会,讲解标识改善的原因,原则是标识一定要贴好,要写对。我们在最大化的想让大家舒服的工作,比如完成品的数字72直接打在上面,省去了大家写的步骤。。。。。。
3.实施后的检查阶段,一开始大家肯定很积极的参与进来,所以我们需要非常重视,良好的开端才能铸就好的习惯,后续大家养成习惯了,就可以每周督促一次了。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QMS) TS1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