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45001认证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

2022-05-10 12:44:48  来源:ISO45001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1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识别公司施工活动的危害因素,评价危害事件的风险程度,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审批《重大风险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2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下发《重大风险清单》。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负责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3生产部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组织所属各单位按照《重大风险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并在施工(生产)中组织贯彻落实。

3.4各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依据《重大风险清单》,对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按照相应文件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负责上报新产生的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案。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工作原则

4.1.1预防原则:依据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活动范围、危害事件的性质以及时间、风险的特点,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

4.1.2一致性原则:依据施工活动的特点、存在的隐患,选取相应的方法,确保辩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一致性。

4.2危险源辩识

4.2.1辩识范围

a)  设备采购、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所有运行活动(包括相关方使用的设备、设施)。

b)  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c)  化学品、油类及其他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等活动(包括相关方的有关活动)。

d)  工程施工中常规或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e)  办公场所、宿舍、食堂。

4.2.2辩识状态

a)  正常状态——每天正常进行的日常活动

b)  异常状态——停机、检修、维护等。

c)  紧急状态——火灾、爆炸、发生事故、事件等。

4.2.3辨识时要考虑在作业过程中的几个方面: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c)  不良的作业环境;

d)  管理方面的缺陷。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