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企业感叹,为什么我的员工素质这么低,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不想干?不求甚解,所有的事都需要我一个人来处理,当你感觉自己成为救世主、大忙人、大英雄时,恐怕此时欠缺的是一种员工思想意识和完善的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下,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通过6S管理,可以达到责权明确,所以推行6S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善制度,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S管理是指对实验、实训、办公、生产现场这些运用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
这六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S: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 ,安全(Safety)
6S管理就是将工作现场中的员工、机器、方法、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针对企业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来提出相应的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① 6S管理—整理
定义: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② 6S管理—整顿
定义: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③ 6S管理—清扫
定义: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④ 6S管理—清洁
定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⑤ 6S管理—素养
定义: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⑥ 6S管理—安全
定义: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实施6S现场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个实施了6S现场管理的企业必须达到如下目的:
① 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以及物品摆放有序,这样使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效率也自然会提高。
② 改善产品的品质
优良的品质来自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净化工作环境,能保证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
③ 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如果工作场所能井然有序,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就会减少。
④ 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6S现场管理后,能减少各类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⑤ 缩短生产周期,确保交货期
由于提高了工作和生产效率,改善了产品品质,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确保了交货期。
⑥ 改善了员工面貌,提高了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