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刚到一家私企就职,这家私企的背景简单与大家说明一下:
是一家机加工企业,之前一直从事粗加工生产,企业从上到下根本就没有质量意识,以差不多就行的理念做了十来年(庆幸,十来年也撑过去了,挣了些钱),从去年开始,转行精加工生产,但无论从生产设备,还是检查设备,人员配置等等方面,根本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企业以生产不良后各种后续围堵,检查为代价,开始了向客户提交产品。
所有的人员怨声载道,每次提交样件时,好多员工都是彻夜奋战,连滚带爬的忙活几十件的样件,连首检检测都是依赖外面的朋友公司检查。。。
现场更无管理可言,天天的在救火,各种质量问题堆积如山,谁也不想改变,就是稀里糊涂的往前推着走。过了16949体系,但也仅仅是质量一个工程师的体系。
我来之前,已经被告知企业很乱,需要我这边进行一些系统的改变,但来了之后,确实惊到了我,一个做了十几年的企业,竟然看不到一份质量记录,什么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更是什么都没有,甚至现场的加工不良率都很难知道,公司的几个管理层人员,天天就在评审各种不良(想尽办法放行或者返修不良),没有人去想质量改进的事儿,所有人都停留在哪儿坏了修哪儿,实在不行了再说的这种解决问题的层面。
我看到这样的局面,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做了一些方案,试着去推进,尽管有高层支持,但大家都是天天在救火,根本没时间去落实这些方案,客户的投诉有时一天能接到2个。。。
茫然了,希望高手们给予指点,如何去改变这样的一种局势?
谢谢大家!
回答1
归去来兮7 (威望:131) 在校学生 质量人 - 品质!
赞同来自: Floris32754482 、无聊00 、joney123
朋友,你应该反思下自己啦。
你看哈,这公司老板在经营上还是有优点的,生存十几年了,转型了还有订单,工资也没少你们的吧,单凭这点就强过很多私企老板了。
不就是现在存在些产品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嘛,还没到客户解约的地步,说明问题还不严重,小意思啦。
就你描述的这些问题,你就茫然啦?那咋搞?
建议你首先所有成品全检才出货,确保问题不到客户那里,你才能腾出时间做改善。
系统性的解决问题当然好,但是需要长时间持续完善,见效慢,等不起啊。
那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抓住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制定一个改善措施就坚决执行一个,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整改,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等到那么一天,历时半年的质量数据,能支撑你能取消全检,你就功成了。
功成了还没完。。。
然后你又会面临老板对质量部门降薪、裁人,因为无外患嘛,老板觉得质量部没有啥作用啦。
回答2
z815771756 (威望:0) 品质
赞同来自: pepsiasd
个人观点:
第一步构建出货检验品质,了解客户需求,优先把不良卡在厂内出货端,减少客户投诉和抱怨(需要配备的检验仪器和人员要跟上);
第二步,有检验就有记录,根据检验记录,往前推制程问题,是人员,还是设备问题,把QC检验记录转变成报告,每个月有品质会议,把问题点摆出来,让生产提改善方案,把问题重心由品质问题推到生产加工问题,让生产有压力去改善;
第三部,逐步完善品质体系,各部门职责,衔接流程,绩效指标等,把品质划分到每个部门,提升全员意识和品质管理;
回答3
cjs87442 (威望:13) (湖北 咸宁) 计算机相关 主管 - 向各位大神学习
质量改善的核心在PDCA,不要想着一下子从系统上解决所有的问题,试着从引起客诉的重大问题上入手,一步一步慢慢来,当然,相关的记录一定要有,这是护身符,可以避免背锅的法宝。你也不想做几天然后就被一堆麻烦缠身卷铺盖走人不是。
回答4
宽容与舍得 (威望:2) (广东 东莞) 家电或电器 工程师 - 啥子都会点,就是不精通!
我发表一下,说的不好,就当听听就算了,我也是一个自我解剖吧。
1.首先,首件需要做起来,现在还需要外面的公司支持,那么这一块,努力把他搭建起来。
2.巡检同样如此,赶紧搭建起来。
3.不清楚经济条件时候支持全检产品,如果支持,就赶紧全检一到两个月。就算全检,也要安排抽检。
4.出货检查,也要安排进来。
5.至于出现了客诉问题,该怎么按照自己公司的流程(我想可能不是很正式,但是存在了十几年,肯定有他存在的原因),那么就按照你以前的经验组建起来。
啰啰嗦嗦,大致就这样子,期待别的大佬发言。
回答5
liangweipeng (威望:15) (广东 江门) 汽车制造相关 经理 - 体系建设,TPS导入
十几年的公司能做下来,其实也有他的优势在那里,LZ除了看到缺点外还要看到企业的优点,可能现状是质量管控上有很大的问题,但逐步推动改善的过程中这个局面是可以扭转过来的,做质量的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回答6
Hope126 (威望:34) (湖北 襄樊) 汽车制造相关 工程师 - 过程管理
看你的描述,感觉这企业马上就要倒闭,实际上人家存活了十几年,不仅赚到了钱,现在还有新的发展方向,形势一片大好啊。
现在找你来,就是老板觉得再这样下去,可能要出事。
第一步就别管什么成本人员限制,先100%全检吧,不行自己先上,先把投诉降下来,让公司的人松口气,这样别人才有时间和精力陪你做改善。
同时要立即着手建立自己的检验能力,不能外包检验了。
第二步,有了喘息的时间,和检验能力,开始慢慢改善吧。
回答7
Andy Fang (威望:2) (海外 海外) exper
事情分为四类
紧急重要
紧急不重要
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不紧急
楼主需要做的是 集中精力资源解决第一类问题,比如客户投诉,首见,巡检以及出货检验
然后 在现有的质量数据收集的情况下 找出造成不良的主要原因,再进行推动改进。
回答8
天堂牧羊犬 (威望:37) (浙江 ) 机械制造 经理 - 从技术到质量
既然有评审,那肯定有检验数据或记录作为评审依据的。光抱怨没用,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