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认证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的通用要求

2022-08-17 09:19:03  来源:IATF16949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57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的通用要求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的通用要求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基于精益生产(LP)原则、实施全面生产维护(TPM)、对工装、模具、检测设备实施管理和控制。

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

组织应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减缓方法,来开发并改进工厂、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在设计工厂的布局时,组织应

a)优化材料的转移、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并应

b)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应制定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制造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产能规划,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组织应保持过程有效性,包括定期风险复评,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见8.5.1.1)及作业准备验证(见8.5.1.3)期间作出的任何更改。

制造可行性评估和产能策划的评价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9.3)。

8.5.1.5全面生产维护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应包括:

a)识别出按要求产量生产合格产品所必须的过程设备;

b)项中被识别出设备的替换件的可用性;

c)为机器、设备和设施的维护提供资源;

d)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e)适用的顾客特定要求;

f)形成文件的维护目标,例如:OEE(全面设备效率)、MTBF(平均故障周期)和MTTR(平均故障时间),以及预防性维护符合性指标。维护目标的绩效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9.3);

g)维护计划和目标以及形成文件的措施计划的定期评审,以在未达到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

h)对预防性维护方法的使用;

i)对预见性维护方法的使用;如适用:

j)周期性检修。

8.5.1.6 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组织应针对生产和服务材料和散装材料(如适用),为工具、量具的设计、制造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组织应建立并实施一个生产工装管理体系,不管归组织或顾客所有,其中包括:

维护和修理的设施与人员

贮存和修复

工装准备

易损工具的更换计划

工装设计修改的文件,包括工程更改等级

工装的修改和文件的修订

工装标识,例如:序列号或资产编号;状态,诸如在用、修理或废弃;所有权:以及位置。

组织应验证顾客拥有的工具、制造设备和试验/检验设备。在明显的位置进行永久标识,以便能够确定每件工具或设备的所有权和用途。

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工作被外包,组织应实施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

一、设备购置

购置设备应遵循的原则:

1、生产需要性:应满足生产需要;

2、性能适宜性:设备精度、使用可靠性、技术指标 及型号满足企业要求;

3、物理状态适宜性:设备体 积、大小、所占空间、环境要求等要适合企业所需;

4、 零件耐用性:设备购置时应考虑零部件抗磨损、抗腐蚀性能;

5、设备可维修性:零部件应容易更换,设备便于维 护、拆卸、组装;

6、节能降耗性:节省原材料,电 、气、水、油能耗较低;

7、环保性:易于达到清洁 生产、绿色生产的需要;

8、安全性:有人身安全防 范设施、人身健康控制设施;

9、设备成套性:易于 控制品质、缩短投产时间;

二、设备验收

设备验收是对购置的设备依据技术指标、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验证,以达到生产所需、产品品质之要求。

验收一般分四部分进行 :

a、设备接收确认:设备接受 时所进行的确认包括:

1、包装确认:设备的包装符合运输要求、不破损、不损伤设备表面及精密仪器仪表。

2、设备确认: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新旧程度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3、设备部件确认: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检测仪器仪表、辅助零部件等是 否符合合同要求。

4、文件资料确认:各种技术资料、图纸、说明书等文件资料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b、设备安装确认:

1、安装技 术确认:安装过程、安装位置、安装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图纸或说明书。

2、能耗系统确认:设备运行所需能耗系统如:水、 电、气是否符合设备设计标准。

3、辅助系统确认:设备运行所需辅助系统如:通风装置、空气过滤装置、冷却装置是否符合设备设计 标准。

c、设备运行确认:

1、 检测仪表精度确认:检测仪表精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标准。

2、设备功能确认:设备各项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3、安全装 置确认:应符合相关设计标准。

4、断电/修复功能确认:应符合相关标准。

d、设备工艺确认:设备工艺是 对设备产出产品品质所进行的确认。一般至少应在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实施三批,以验证其结果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设备工艺确认的一 般步骤为:

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

2、确定检验检测方法及产品品质技术标准;

3、实施取样确认。

设备验收应留下原始记录,并依据 原始记录编制验收报告,最终形成验收结论。

三、设备使用

1、建立健全设备各技术标准

-设备的操作应有《设备操作规程》,可包括设备操作 步骤、操作标准、操作示意图、设备负荷能力、防护工具、辅配工、装及夹具等。

-设备的维护应有《设备维护规程》

-设备的维修应有《设备维修手册》

2、注重人员培训,适者上岗

-管理层应培训设备品质意识

-设备维修人员应培训所有设备技术标准

-设备操作员工应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并力争做 到操检合一

四、设备预防性维护

必须标识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建 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这个系统至少必须包括:

1、描述计划性维护活动的程序;

2、定期的维护活动 ;

3、预见性维护方法-----这些方法可包括适当项目 的评审:诸如制造厂建议、工具磨损、正常运行时间的优化,统计过程控制数据与预防性维护活动的相互关系、易损工装的重要特性 ;

4、为设备、工装和量具提供包装和防护的程序;

5、是否存在有关键生产设备的零配件;

6、文件化、评估和改进维护的目标;

7、参与特殊过程的人员(如关键设备的操作人员) 必须具有规定资格、资格有记录

五、设备维修

当出现设备精度下降、运行失常等现象时应对设备进行维修。设备 维修方案有多种:

-设备状态监测维修制。采用先进 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诊断技术,来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有无异常或故障,在必要时进行维 修。

-设备预防维修制。依据设备特点、生产计划安排, 对设备采取定期维修。

-设备事后故障维修制。

- 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要采取哪一种设备维修方案。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