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员工违章,车间主任(班组长)应该如何处理才好!

2022-04-20 08:50:46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2

车间(班组)安全生产的好坏,班组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组员工在生产中难免会出现违章现象,作为班组长,当员工违章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又不能怎么处理呢?

员工违章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不安全行为。

车间(班组)安全生产的好坏,班组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组员工在生产中难免会出现违章现象,作为班组长,当员工违章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又不能怎么处理呢?

01、不能这么处理

1.唠叨

班组成员发生了违章,其中有的道理他们已经懂得,无须赘述,可是有的班组长唯恐成员不知道,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殊不知这样唠叨反而会使组员产生反感,结果成了你越说,我就越不听,效果自然就适得其反了。

2.揭短

有的班组成员在操作中违反了操作规程,班组长应“就事论事”,千万不要“新账老账一起算”,特别是年轻组员,最反感“揭短式”的批评教育,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批评。

3.转移

一此班组长发现违章后,从关心爱护组员的安全角度出发,往往主观武断地把别人的误操作不加分析地扣到其他组员头上,从而使他们对班组长纠正违章的言行产生对立情绪。

4.审问

有的班组长喜欢用审问式的口气“训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出了事的组员,这样很不好,而应弄清楚原因,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训斥,这样会使班组成员只是口头上认错,而心里对班组长非常反感。

5.轻信

班组成员在作业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现象,对他们出现的违章和失误应认真调查分析,弄清当时的情况,切忌不了解情况而仅凭道听途说或不全面的材料,主观臆断,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易引起成员的反感,导致纠违失败。

6.徇私

对班组成员出现的违章操作现象,要一视同仁, 切不可分亲疏厚薄,更不可睁只眼闭只眼“放其一码”。

02、要这样处理

1.直点其名不要含糊其词

有的班组长批评起人来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凡谈到发生安全问题的人时,总是将“这回给你留个面子,就不点你的名了”挂在口头,或是含含糊糊,仅以“某某岗位”“某某个人”予以代替。

究其缘由,主要是“老好人”的思想意识在作怪,考虑到大家平日里工作生活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怕把关系搞太僵会对今后的安全工作不利。

殊不知,不敢正视犯错误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不敢正视安全错误,更谈不上去积极地纠正它、改正它。直点其名,不仅是给犯错误的人一个警言,使其及时改正,更重要的是对大家也是一种警示。

2.指明其事不要无的放矢

没有事实作依据的安全批评如同没有靶子的射击,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有些安全批评如蜻蜓点水一般,仅限于点点名、提提醒,不痛不痒,说了还不如不说。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对事情经过了解不清楚、不充分;

二是考虑到本班组的利益,欲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其进行“淡化处理”。

安全批评是一种真理与错误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不存在“双赢”的可能,玩“空手道”、打“迷踪拳”,只能使安全批评失去应有的分量,一方面让众人“云深不知处”,不知其然,另一方面犯错误者也会躲过“一劫”,产生侥幸心理,这就无法起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因此,为了让安全批评的利箭有靶可射,班组长应直指其事。

3.讲清危害不要以叙代议

摆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讲道理,然而掺杂过多对安全错误事实的叙述性描绘,也是众多安全批评归于失败的原因之一。

班组长对事实描述过多,说明其缺乏安全问题的分析能力,只会说“什么不能做”,但又说不出“为什么不能做”,不知“其危害是什么”。因此,班组长在实施安全批评时,应在讲清事实的同时,多讲危害,多讲“为什么”。

4.找准教训不要以罚代教

为了 “立竿见影”,不少班组长采用惩罚式的安全批评:

一是实施惩罚可以显示班组长的权威,“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二是实施惩罚可以使安全教育“疗程短、见效快”,免去了许多麻烦。

岂不知,这样的安全批评只能使班组长与成员的距离越来越远。应该明白,开展安全批评并不是开批斗会,而是要分清领导有没有责任、大家有没有教训,以及如何分清责任、总结教训,防止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因此,在实施安全批评时应尽量避免以罚代教的模式,使大家都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教育,而不是以围观者的身份看笑话,应以理服人,莫以权压人。

5.深挖实质不要虎头蛇尾

相同的安全问题之所以总是在一些班组重复发生,关键就在于许多班组长处理问题虎头蛇尾,作为班组长不仅要讲清安全批评的缘由、道理,还要鼓励犯错的职工树立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指明努力的方向。

同时,班组长还要能够看到本班组安全管理教育上的漏洞、安全制度措施上的缺陷,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批评的最终目的,实现全班组“集体免疫”。

6.注意场合不要随意“放炮”

有些班组长喜欢随意“放炮”,不管大会小会,只要有机会就讲、有机会就批,搞得犯错误的员工很长时间抬不起头来,有些自尊心特强的还可能做出过激行为,从而引发新的矛盾。

我们经常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施安全批评时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批评适用的范围。因此,安全批评要注意把握好度。

03、员工常见违章表现

1.违反劳动纪律

(1)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聊天、打闹

(2)在工作时间脱岗、睡岗、串岗

(3)在工作时间内看书、看报或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

(4)酒后进入工作岗位

(5) 未经批准,开动本工种以外设备

2.不按规定穿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用具

(1)留有超过颈部以下长发、披发或发群,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就进入有旋转设备的生产区域;

(2)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

(3)操作旋转机床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敞开衣襟操作;

(4)在易燃、易爆, 明火等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

(5)在车间、班组等生产场所赤膊、穿背心;

(6)从事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7)电焊、气焊(割)、碰焊、金属切削等加工中有可能有铁屑异物溅入眼内而不戴防护限镜;

(8)高处作业位置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沿处、在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的斜支撑面上工作未使用安全带。

3.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操作前不检查设备、工具和工作场地就进行作业;

(2)设备有故障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凑合使用;

(3)发现隐患不排除,不报告,冒险操作;

(4)新进厂工人、变换工种复工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就上岗;

(5)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

(6)危险作业未经审批或虽经审批但未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7)在禁火区吸烟或明火作业;

(8)封闭厂房内安排单人工作或本人自行操作的。

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跨越运转设备,设备运转时传送物件或触及运转部位;

(2)开动被查封,报废的设备;

(3)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或停留;

(4)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以及显示仪表和其他安全防护装置;

(5)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

(6)高处作业往地面扔物件;

(7)违反起重“十不吊"。机动车辆驾驶“七大禁令”;

(8)戴手套操作旋转机床;

(9)冲压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危险区域;

(10)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11)冲压作业时不使用规定的专用工具;

(12)冲压机床配备有安全保护装置而不使用;

(13)冲压作业时“脚不离踏";

(14)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

(15) 进行调整、检查、清理设备或装卸模具测量等工作时不停机断电。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