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推行TPM管理时,首先要考虑把员工收入的增长列为第一优先的管理指标。员工们由于热爱工资指标,进而会热爱企业的其他指标,这样才能上下同心,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同步增长。
一个企业的精益改善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员工;员工是否积极参与改善,利益分享是核心要素之一,这是“原始的核动力”,不可忽视,不可小觑。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提升员工生产的主动性?
1.提高士气
员工是每台机器的直接创造者,是直接影响单位产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管理者如何尊重员工、用好员工,从而达到提升效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
早会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融洽的早会,适当的激励,能使每个人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
员工参与管理
员工是直接作业者,全员品管、全员齐心合力,共同进步。管理的公开化(资金、管理计划、工作重点、绩效考核)鼓励员工参与产量的时段管理,并以“传话筒”方式,让每位员工知道每个时段他们努力的成绩。鼓励员工与员工融洽的关系,能使员工积极主动;泼妇骂街,会让人反感与对抗。工作与生活要结合,既要投入的工作,也要投入生活。
2.减少浪费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管理的不当,管理的经验不足,就如一艘船,缺少航标员,无方向,直接造成现场效率的损失。
现场的应变
现场主管的应变能力,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如何在异常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采取临时对策,使损失减少(之后由IE、PE采取长期对策)。
团队精神
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队伍不是好队伍。前、中、后段,配合协调、主动协助;合理的计划、合理的安排使事情事半功倍!用好“人”,没有最坏的员工,只是怎样将每个人用在最适合、恰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效用。
3.直通率
提升直通率,使单位产出量提升包括:
品质改善活动:举办QCC等活动,解决前三大不良
标准统一:统一作业标准与检验判断标准
成本意识:越前工程挡下品质不良,损失越少;越后工程挡下品质不良,则成本越高。
瓶颈解决:通过动作分解、站别的调动、作业的减化及改善人员调动解决。
4.强化培训
通过培训,增强作业技能及作业经验,增加员工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针对性培训……针对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项进行培训,同样的错误不再重犯,持续培训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5.自动化
自动化的提升,直接体现工厂的企业层次,直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自插率的提升
提升自插率,不仅提升品质,也减少插件人员。
设备制动化
信号线自动插拔,减少搬运的浪费(如成品及基座自动输送),提升作业标准化。
合理之建议
员工积极参与改善及提出建议,是带动公司成长的关键。
6.减少成本
要做就要做好,要么不做,否则造成无谓的浪费。
OQA的退货
降低OQA不良率,减少退货,减少REW的损失。
提升直通率
减少重工浪费,提高一次性通过率。
工程问题
做好首件检测,异常的危机意识,增强免疫能力。
材料问题
做好材料CHECK LIST,严格核对指导书、FN等相关文件,不良品不上线!加强预防能力……现场管理者具备AUDIT能力,对问题的预防能力(对不良项目产生原因进行AUDIT,对可能造成不良之动作进行制定)。
相应的决心
成败论英雄,要培训收获的成就感,不是由于什么原因,所以造成我做不好;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经过我的努力达到目标,这样才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