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产品的外观不良比率为10%,为了确保100%外观合格,理论是需要检多少次才可确保?有没有什么计算公式?
回答1
大阪兔牙弟 (威望:39) (江苏 苏州) 机械制造 体系专员 - 体系专员,完成质量体系管理日常工作
赞同来自: soshnshn 、k18688967613 、zzj2814 、王立
这个不是简单公式就可以计算的,人员不是机器,是有思想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跟人的身心健康程度以及产品缺陷的易识别程度有很大关系的。楼上所说的7次我听说过:是国外专家为了验证人工全检的质量,找了做事比较好的日本人全检一批产品,全部ok的话共计全检作业达7次。人工全检在fmea中也有提及,可以看一下,他的探测度是中等,也就是说并不能得到稳定的质量,可以偶尔达到期望,不管你如何全检,都不能完全杜绝,只能说相对降低,不然的话工业不会提倡自动化了。还有提到零缺陷,其实零缺陷是一种质量管理思想,是通过正确的实施过程达到期望的结果,是以过程为主的,不是简单的看结果,也不是指完美的产品。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是客户说了算的,山寨机、苹果手机质量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他们各自的客户是认可产品的。ps:个人理解
回答2
小飞鱼 (威望:170) (江苏 无锡) 机械制造 部长 - 体系,客诉,过程,来料
赞同来自: gy2268 、c09373
每一个人的关注点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想要完美的外观,靠一个人检验外观的话,一百次都是不够的。
但是如果是不同的人在全检一个批次的物料的话,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需要几个人,建议自己做实验。这个以前没有关注过,也没有做过实验。
回答3
frankeywang (威望:1605) (湖北 武汉) 电子制造 总监
赞同来自: 明灯
楼主,你应该学习一下检验理论。。。。。。。这类检查,一次即可达到,如果一次无法达到,再检一百次也是枉然。。。。。。。。
回答4
洪亮 (威望:1) (江苏 扬州) 机械制造 员工 - 某执行器生产企业品管部经理
赞同来自: 深水中鱼
7次,真的有国外专家研究过,所以,过程能力高才行
回答5
zm898 (威望:185) (江苏 常州) 其它 工程师 - 进中国最大ASQ考试微信群请联系我
赞同来自: 出门捡到
如果是实战情况,外观标准定义清晰,员工检验资质培训到位,理论上一遍就可以,多加一遍抽检也可。
记住,除了完美的防错设计,其他任何100%合格都是扯蛋,包括设备的100%自动检查。
回答6
品质小邓 (威望:11) (上海 上海) 电子制造 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
赞同来自: 深水中鱼
假设这批产品总共有1000pcs,其中不良率为10%,那么不良数为100pcs,假设人员的检出能力为98%.
第一次:人员检出不良数为100*98%=98pcs,漏检2pcs,
第二次:检验的总数为1000-98=902pcs,其中有2pcs不良,不良率为2/902=0.22%,人员可检出不良数为2*98%=1.96.漏检0.04pcs
第三次、、、、
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算算那~
回答7
仰望幸福 (威望:3) 品质工程师兼品质主管
一次就够!从我自身经验来讲我不太认同。参考以前我司检IPHONE触屏的方法:一个人先检再递到另一人手中复检。我们从不认为复检的人是多余的,毕竟人眼不是机器总有漏看到的地方,而几个人多看总不能都刚好漏掉的是同一个地方对吧。总之还是看客户对外观的重视度,如果是外观件还是多复检下安全。
回答8
yijiayige (威望:633) (江苏 苏州) 机械制造 经理 - 工作经验超过15年,熟悉绝大多数质量相关管理和技...
首先需要定义,你觉得的外观不良是什么?
然后,根据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某些是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化来识别的不良,就交给机械,它的合格率取决于机械的有效性;
比如,某些只能通过肉眼或触感观察的不良,交给人的话,每多一次检验就增加一点合格率,按需求增加次数吧。
最后,任何方法都做不到100%合格,所以任何方法的选择,都需要团队去平衡或权衡,毕竟质量仅仅是“满足要求”,而不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