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

两化融合介绍,两化融合企业范围、两化融合企业要求及两化融合推进政策

2023-05-13 09:27:36  来源:两化融合贯标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900

两化融合介绍,两化融合企业范围、两化融合企业要求及两化融合推进政策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它深刻反映“工业化时代”的特征,是产业增长方式的战略推动力,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战略选择,是企业由“制造”向“创造”,由“粗放”向“精细”的必由之路。

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发展依赖低成本,缺乏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且自身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链处于低端、附加值较低。除此之外,产品缺乏创新,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以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两化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做两化融合?

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即在当前软件产业高速发展,大数据渗透各行各业的环境下。传统制造企业在传统工艺及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去吸纳这些软件、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用来武装自己的硬实力。

也就是说,只要传统制造企业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去辅助自己企业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的水平及效率,就达到了两化融合贯标的基础要求。

简单说明:两化融合贯标程度分为基础提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4个层次。踏入门槛(单项应用)可去进行两化融合贯标。

推进量化融合政策有哪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多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批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GB/T 23011-2022,简称《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GB/T 23050-2022,简称《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GB/T 23022-2022,简称《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生产设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集》(GB/T 23023-2022,简称《生产设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集》)4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立足全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将对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