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如何进行专利挖掘,一文秒懂!

2023-07-14 23:46:47  来源:专利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1

01 什么是专利

专利就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02 什么是专利挖掘

专利挖掘是从创新成果中提炼出具有专利申请和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和方案。

专利挖掘是为了从科研生产当中发现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的创新点,让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得以回报,是一项极富技巧的创造性活动,是将技术创新以申请专利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专利挖掘工作,要建立在对技术创新的把握基础之上,是对技术创新的后续工作,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或者单位的创新能力。经专利挖掘后形成的专利,则是企业单位宝贵的无形资产。

03 专利挖掘的方法

如果从专利挖掘工作开展的基础角度进行梳理,可以将专利挖掘的类型分为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专利挖掘和以现有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挖掘。

上述两种方式也可归纳为正向挖掘和反向挖掘,即专利从技术方案--专利文件的过程和从专利文件--提出技术方案--多项专利的过程。

一、基于研发项目

以项目研究为导向,首先要确定项目要突破的技术性难点和相对现有技术性实现的所有功能,并将实现这一目的每一个技术性点进行细分,确定每一个技术性点的技术性解决方案的实施路径。另一方面,将每一个功能的技术性要素进行全方位分析,确定技术性要素是不是满足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是不是满足专利的申请范围。

二、围绕创新点

围绕创新点,找出项目中的某一创新点,找出该创新点的关联因素,找出关联因素的其他创新点,据其他创新点总结技术方案。

三、围绕技术标准

围绕技术标准,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移动通信行业、视频监控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企业进行专利挖掘的重要驱动因素,能够将专利申请布局在行业技术标准中,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执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在应对侵权纠纷时减少举证的困扰。

四、围绕技术改进

围绕技术改进,这类专利挖掘通常用于公司的“补救型”专利布局中。实际操作中,一般先通过专利工程师对公司现有全部专利或某一业务板块的现有专利进行系统盘点,寻找公司当前专利布局中的漏洞或缺口,并将这些漏洞或缺口作为专利挖掘的突破点,在技术研发人员的协助下逐步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从而完成专利挖掘以及后面的专利布局工作。

四、围绕技术改进

围绕技术改进,这类专利挖掘通常用于公司的“补救型”专利布局中。实际操作中,一般先通过专利工程师对公司现有全部专利或某一业务板块的现有专利进行系统盘点,寻找公司当前专利布局中的漏洞或缺口,并将这些漏洞或缺口作为专利挖掘的突破点,在技术研发人员的协助下逐步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从而完成专利挖掘以及后面的专利布局工作。

五、以现有专利为基础

围绕完善的专利组合,对目标专利进行整体分析,分析目标专利主要创新点及权利要求,分析目标专利的实现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改进方案、包围方案。

替代方案:总结分析已有专利中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原理,分析已有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找到替代方案。

改进方案:在寻求替代方案的同时,可对已有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改进,得到改进方案。

包围方案:针对已有专利的技术方案,从其他角度选择创新点,得到包围方案。

04 专利挖掘的误区

误区一:专利的技术含量必须很高

能否获得专利的依据是专利法对于专利的审查标准(新颖性、创造性等),不是该专利能否符合国家的技术进步奖要求,也不是“技术含量”的高低。

误区二:简单的结构不能报专利

许多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产品做了一点改进,或做了一些技术改造,或者产品的结构很简单,所以申请不了专利,这是对专利申请与审批的误解。简单的结构更应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防止竞争对手仿制。

误区三:必须做出了样品、或者技术方案已经经过验证

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都是一种技术方案,这种可以进行表述的技术方案往往不是样品、样机的状态。

②、对于机械、机电、电子类的产品而言,构造图、电路图、示意图等等图示与文字的表述方式可以表达技术的内涵,可以让技术人员清晰了解技术要点。

因此不需要作出样品或样机去论证技术方案的基本可行性。同时样品或样机的制作需要耗费一段的时间与一定的经费,往往导致申请专利的时间拖延,不利于专利的抢先申报。

误区四:软件产品不能申报专利

由于国内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明确,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因此软件著作权登记对于软件的法律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软件的专利申请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一不足。

误区五:1个产品1件专利

一般而言,新产品的研发过程需要攻克多项的技术点。每件专利往往是针对产品的 1个技术点,可见新产品研发过程涉及的多项技术点通常可以形成多件专利。

05 专利申请的实施流程

STEP 1 现场技术调研

通过技术交流,梳理所有可专利点的技术方案、规避技术方案、未来可能的技术方案,挖掘创新点。

STEP 2 检索分析

针对重点科技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开展检索分析,了解该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情况。

STEP 3 制定专利布局方向

根据现场技术调研结果及现有技术检索分析情况,制定详细的专利布局方向引导图,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

STEP 4 现场引导布局

根据专利布局方向引导图,与研发人员现场逐一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

STEP 5 形成布局清单

整理挖掘和布局专利方案,输出专利方案列表,形成专利组合。

STEP 6 新创性评估

对专利布局的专利技术方案提供新颖性、创造性检索和评价。

STEP 7 制定申请策略

结合专利性评价,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明确创新技术方案的保护主题、申请的类型、申请地域、申请时间等,形成策略性专利布局方案,输出专利布局方案书。

STEP 8 交底书撰写

结合专利布局方案书终稿的内容,项目团队指导客户研发团队撰写技术交底书。

STEP 9 专利文件撰写

STEP 10 按照申请策略递交申请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