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合同重信用

重信用守合同证书

2024-02-27 10:21:21  来源:守合同重信用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重信用守合同证书是由国家相关行政部门颁发的一种荣誉证书,旨在表彰在合同履行和守信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该证书不仅是对企业诚信守诺理念的一种认可,更是对企业守信能力的一种肯定。

要获得重信用守合同证书,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这些条件通常包括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从事经营活动满两年以上,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和管理制度,合同履约率达到一定水平,无违法违规行为记录,无经营性亏损,无其他不良信用记录等。同时,企业还需要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行业资质等级证书等。

在中国,重合同守信用证书由国资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共同颁发。企业获得该证书后,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商业声誉和品牌形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政策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重合同守信用证书并不是政府评定的,而是市场规定的。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行业,颁发机构和颁发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在申请该证书时,需要了解当地的政策和规定,确保自身符合申请条件,并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

总之,重信用守合同证书是对企业诚信守诺理念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商业声誉和品牌形象。企业应当始终把守信用证书作为重要的荣誉证书,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守信意识,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能力,为取得更加优异的绩效表现、更为的商业声誉奠定良好的基础。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认证证书 申报流程

申请省级“守重”企业必须连续2年是市级“守重”企业。并提供市级“守重”企业证书复印件。

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凝聚力和扩散力,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如今, 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企业 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提高度 增强竞争力)加大 传播力度才能提高企业的度,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提升凝聚力 增强自豪感)一个好的 可以使团队成员产生自豪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思想,使员工关注企业发展,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努力工

)文化力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企业发展助推力量。好的企业 使外界羡慕、向往,不仅使提升,还能吸引人才,使资源得到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

(提升影响力 增强美誉度)积*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责任企业”的重要标志,不仅可以提升影响力,还能增强美誉度。

办事指南:

1、办事项目名称: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请

2、办理机构:县、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3、设定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工商市字〔2006〕*16号)。

4、办理条件(标准):

(1)申请参加“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企业,应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中的守信企业,且无不良信用记录。

(2)企业

法律

意识强,重视商业信誉和合同管理,坚持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具有较强的合同管理水平,了解本单位合同订立、履行状况。企业 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人员,熟悉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3)企业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合同信用管理机制,有专(兼)职合同信用管理机构和人员,并有企业 负责日常合同管理有比较系统、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合同信用管理制度,并抓好检查落实。合同档案、用户档案保存完整、齐全,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

(4)企业合同的订立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自觉使用合同 文本。格式合同不得含有不公平或歧视性的条款、内容。

(5)企业签订的合同,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以及依法变更、解除外,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合同,合同履约率达到

(6)企业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能够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自觉执行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7)企业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较好效果。

5、需提交材料:

(1)《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请( )表》二份;

(2)《企业信用情况调查表》:由银行和务登记机关(含国、地税)在《企业信用情况调查表》上签署意见或交银行、税务部门的信誉证明;

(3)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

(4)近二年经营情况说明:负债表、损益表要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5)近二年获得的荣誉复印件:提供原件以便核对;

(6)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合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7)企业介绍信:经办人应提交单位介绍信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

(8)企业简要情况、事迹(约300字)及磁盘;

(9)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企业需要说明的材料。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