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认证

有机产品认证生产依据的标准是,有机产品认证后怎么管理

2024-05-17 12:59:34  来源:有机产品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4

有机产品认证生产依据的标准是

有机产品认证的生产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标准:规定了有机生产通用规范和要求,适用于有机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蜜蜂养殖及其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包装。

加工标准:规定了以GB/T19630.1生产的未加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及包装、贮藏和运输的全过程,并包括了有机纺织品的有机加工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环境标准: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转换期标准:提交认证申请之日就是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一年生作物24个月转换期以上,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36个月以上。转换期内也应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

此外,确定一个产品是否是有机食品,主要看该产品是否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原料必须来源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取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

在有机食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要有完善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档案记录。

必须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

中国目前已经制定并执行的有机产品的国标为GB/T 19630.1~19630.4—2011.

有机产品认证后怎么管理

1. 认证机构的管理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需要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并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认证机构实施认证活动的能力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认证机构国家标准的要求。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的检查员,应当经国家认证人员注册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

2. 认证活动的管理

有机产品的认证要经过申请、材料审核、现场检查、不符合整改、综合评审、颁证评审等多个阶段。目前个别认证机构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没有开展跟踪检查,缺乏问题发现机制、获证单位退出和信息披露机制、问题溯源追查机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后续管理。

3. 证书及标识的管理

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应当在有机产品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范围、数量内使用;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为规范有机产品标志的使用,要求认证机构采用暗码方式,赋予每枚认证标志唯一的编码,确保发放的每枚认证标志能溯源到对应的认证证书、产品和生产企业,使信息可追溯、数量可控制;认证机构必须加强对认证标志印制单位的管理,坚决杜绝认证标志印制单位私印、滥发认证标志行为的发生;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获证组织使用认证标志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获证产品数量与认证标志使用数量相匹配;加大对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鼓励社会各界投诉、举报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中涉嫌违规行为。

4. 监管措施

认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法定职责分工,对所辖区域内的认证活动、认证结果实施日常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并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结合随机抽查、行政处罚、投诉举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对认证机构实行分类监管。

5. 证后监督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过程实施有效跟踪检查,以保证认证结论能够持续符合认证要求。此外,还需要及时向认证委托人出具有机产品销售证,以保证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所销售的有机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与认证证书中的记载一致。

6. 法律责任的追究

如果有机产品认证后的管理中出现问题,例如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等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