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31000 2018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是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导原则,旨在帮助组织有效识别、评估、管理和减轻风险,确保组织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持续、稳定地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标准概述
发布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发布时间:2018年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可应用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各层级决策过程。
二、风险管理原则
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标准提出了七项风险管理原则,包括:
全面风险管理:组织应全面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类型和来源的风险。
风险平衡:组织应综合考虑风险控制和业务机会,确保在风险和机遇之间达成平衡。
风险可接受标准:组织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目标,设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风险管理过程:组织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控等环节。
风险管理文化:组织应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过程的整合:组织应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管理过程,与其他管理过程相互支持、协调一致。
领导力与承诺:强调高层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的领导职责和承诺,确保风险管理成为组织治理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识别各种类型和来源的风险,包括组织内部因素(如人员、流程、技术、管理等)和组织外部因素(如市场、法律、环境、社会等)。
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大小和严重程度的过程,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评估通常采用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则采用统计方法和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接受等。
风险监控:持续进行监控和改进,以确保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组织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四、标准特点
与前一版本(ISO 31000:2009)相比,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
审阅了风险管理原则,更加明确和具体。
从组织治理开始,突出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职责和风险管理的整合。
更加强调风险管理的反复优化性质,指出新的经验、知识和分析可以促使对流程各个阶段的流程要素、行动和控制进行调整。
精简内容,更加注重保持开放系统模式以适应多种需求和环境。
五、使用建议
对于希望采用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标准的组织,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水平。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和战略规划中,与其他管理过程相互支持、协调一致。
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和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总之,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为组织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指导原则,有助于组织更好地识别、评估、管理和减轻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