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
“有机农产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高质量、安全营养的高级食品,也可称为“AA级绿色”。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土地方面要求从生产其他农产品到生产有机农产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
有机农产品标志图
认证机构
“有机认证”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按照认证产品的种类,又有称有机农产品、有机食品(如有油、酒)、有机产品(如有木材、纺织品)。是由认监委批准成立的各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来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一年。
目前全国有114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都接受市场监管局(原为质量监管局)监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下属的北京中绿华夏有机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中一家认证公司。
有机产品企业未按规定使用标志或超范围使用标志,由各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证书。若发现假冒行为,由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续证要求
“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一年。获证组织应至少在认证证书有效期结束前3个月向认证机构提出再认证申请。获证组织的有机产品管理体系和生产、加工过程未发生变更时,认证机构可适当简化申请评审和文件评审程序。
证后监管
“两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企业年度检查、产品抽样检查、市场监察等。
企业年度检查是指各级管理机构对辖区内获得“两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度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及标志使用行为等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定。企业年度检查的重点是企业产品控制体系状况,特别是生产投入品使用状况、生产记录档案留存等。
产品抽样检查是指对已获得“两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产品,采取监督性抽查检验,产品抽样检查的重点是产品质量重要指标的检测与评估。
市场监察是指对市场流通中的“两品一标”产品的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场监察工作的重点是有效标志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依法处罚
根据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74条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或者销售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农产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货值金额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新农安法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市监部门以及厅执法部门沟通协作,强化市场流通的“两品一标”农产品标志使用的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用标,打击假冒行为,维护“两品一标”品牌公信力。
绿色食品认证证书认证的意义
绿色食品认证证书的认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保和可持续性: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生产者采用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这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食品安全:通过认证,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符合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降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产品质量:绿色食品认证强调产品质量,产品需符合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提供高品质的食品。
市场竞争力:拥有绿色食品认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环保和可持续的产品。
消费者信任:认证传递了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信任,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
市场准入:在某些市场,特别是出口市场,绿色食品认证可能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
创新和改进:追求绿色食品认证可以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认证证书的获得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