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5189认证

ISO15189:2012标准实施细则的内容

2025-03-04 14:19:01  来源:ISO15189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ISO15189:2012标准实施细则的内容

ISO 15189:2012标准的实施细则内容涵盖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对该标准实施细则的详细归纳:

一、管理要求

组织和管理责任

组织结构:实验室应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责任:实验室管理层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其得到贯彻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建立: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改进:实验室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手段,不断识别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文件控制

文件编制:实验室应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文件控制:实验室应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对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分发、更改和废止等环节进行控制。

服务协议

协议签订:实验室应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要求、价格、交付期限等条款。

协议评审:实验室应对服务协议进行评审,确保实验室有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委托实验室的检验

委托检验:当实验室无法完成某些检测项目时,可以委托其他实验室进行检验

委托管理:实验室应对委托检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委托实验室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对委托检验结果进行验证。

外部服务和供应

外部服务:实验室应评估并选择合格的外部服务提供商,如校准机构、维修服务等。

供应管理:实验室应对采购的试剂、耗材等物品进行验收和存储管理,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实验室应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包括检验项目的选择、样本采集的要求、检验结果的解释等。

服务改进:实验室应不断改进咨询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投诉的解决

投诉受理:实验室应建立投诉受理机制,及时受理客户的投诉。

投诉处理:实验室应对投诉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不符合项识别:实验室应建立不符合项识别机制,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控制:实验室应对不符合项进行控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项的扩大和重复发生。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制定:实验室应针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实施:实验室应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制定:实验室应分析潜在的不符合项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实施:实验室应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符合项的发生。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机制:实验室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实施:实验室应实施持续改进活动,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技术要求

人员

人员资质: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工作经验,接受必要的培训。

人员培训: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人员健康:实验室应关注人员的健康状况,确保人员不会因健康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设施和环境条件

工作场所: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合理分配空间以保证完成工作任务。

设施配置:实验室应配置满足工作需求的设施和设备,如通风系统、温控设备等。

环境条件:实验室应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实验室设备

设备配置:实验室应配置满足检测需求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符合要求。

设备校准:实验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档案:实验室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验收、校准、维护等信息。

检验前过程

患者准备:实验室应指导患者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停药等。

样本采集:实验室应制定样本采集程序,确保样本的采集符合规范要求。

样本运送和保存:实验室应确保样本在运送和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检验过程

检验方法:实验室应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并进行验证和确认。

检验操作: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记录:实验室应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设备状态、检验参数等。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质控品检测、比对试验等手段,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部质量评价:实验室应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如能力验证、室间比对等,以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检验后过程

结果报告:实验室应及时、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完整、清晰。

结果解释:实验室应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帮助客户理解检验结果的意义。

结果反馈:实验室应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客户和临床人员,以便他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结果报告

报告格式:实验室应制定统一的报告格式,明确报告的内容、格式和发送方式。

报告审核:实验室应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发布:实验室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发布检验报告,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理解标准:实验室应全面理解ISO 15189:2012标准的要求和内容。

成立团队:实验室应成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制定计划: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体系建立阶段

编制文件:实验室应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人员培训:实验室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内容。

设施配置:实验室应配置满足工作需求的设施和设备,并进行验收和调试。

试运行阶段

体系试运行:实验室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试运行,收集数据和信息。

问题整改:实验室应对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和评审阶段

内部审核:实验室应组织内部审核活动,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管理评审:实验室应进行管理评审活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认证和持续改进阶段

申请认证:实验室可以向相关认证机构申请ISO 15189:2012认证。

持续改进:实验室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和服务质量。

通过以上实施步骤,实验室可以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