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做个省钱的质量守门员

2025-03-08 19:21:41  来源:企业管理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品质部是公司的“质量守门员”,但这守门员也得懂得省钱。

就像过日子一样,既要保证家里安全(产品质量),又不能乱花钱(控制成本)。

所以,咱们搞个控制成本的方案,让公司的钱花得值,产品质量还杠杠的。

Number 01 .现状分析

1. 检验成本高

咱现在的检验流程,有点像“地毯式轰炸”,啥都检,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不放过。

这就导致检验人员忙得像陀螺,而且检验设备用得也很频繁,消耗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成本。

就像吃个苹果,从果园里摘出来就里里外外检查好几遍,这多费事啊。

2. 质量问题导致的浪费

产品要是出现质量问题,那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后面跟着一堆麻烦事。

返工的成本就像个无底洞,材料浪费不说,生产效率也跟着下降。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做了个蛋糕,结果发现面粉里有沙子,那整个蛋糕就得重做,面粉也浪费了,还耽误了吃蛋糕的时间(销售时间)。

Number 02 .具体措施

1. 优化检验流程

1) 风险评估式检验

咱得学学医生看病,先搞个风险评估。

对原材料和生产环节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那些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病人”---关键原材料和高风险生产工序,然后对这些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检查。

其他的,就像身体健康的人一样,简单看看就行。

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检验工作,节省检验时间和人力成本。

比如,对于那些长期稳定供应,且质量一直很好的原材料供应商,我们就可以减少抽检的频率。

2) 利用数据进行抽检优化

咱不能瞎抽检,得依靠数据说话。收集以往的检验数据,分析产品的质量波动情况。

如果某个产品在一段时间内质量一直很稳定,那抽检的比例就可以适当降低。

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根据历史天气数据来预测明天要不要带伞。要是连续好多天都是大晴天,那你就不用天天背着伞出门啦。

2. 预防质量问题

1) 加强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就像我们的原材料厨师,如果厨师手艺不行或者食材不好,那做出来的菜(产品)肯定好不了。

所以我们要对供应商严格把关,定期去他们那儿考察,就像美食评委去厨房检查一样。

建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对于那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我们要多给点订单,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对于那些老是出问题的供应商,就得像淘汰不合格厨师一样,把他们淘汰掉。这样就能从源头上减少质量问题,避免因为原材料不好而产生成本浪费。

2)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每个员工都是产品质量的创造者,就像盖房子的每一个工人,都影响着房子的质量一样。

所以要给员工进行质量培训,让他们知道质量的重要性,告诉每个工人,你砌的每一块砖都关系到房子能不能住人。

而且要建立质量奖励机制,如果哪个员工提出了能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降低成本的好点子,就给他发个小奖励,给个小红花。

这样大家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质量控制中来,减少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3. 成本效益分析

1) 质量成本核算

咱们得清楚知道每一项质量活动花了多少钱,带来了多少效益。去买菜,得知道每样菜的价格和吃了能补充多少营养。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体系,把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都算清楚。

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哪些钱花得值,哪些钱是冤枉钱,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2) 成本效益决策

在做质量决策的时候,不能只看质量好不好,还得看成本划不划算。

比如说,为了提高产品的某个小功能的质量,要投入一大笔钱去购买新设备,但是这个小功能对产品的整体销售影响不大,那这个投入可能就不划算。

要像精明的商人一样,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Number 03 .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第1-

成立成本控制小组,由品质部的骨干成员组成,专门负责成本控制方案的推进。

对现有的检验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检验频率、检验项目、检验成本等,就像侦探收集案件线索一样。

制定供应商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明确考察的项目和标准。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

根据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结果,优化检验流程,调整抽检比例,并对相关的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新的流程。

按照供应商评价体系,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入的沟通,探讨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在公司内部开展质量意识培训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让员工了解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开始正式核算各项质量成本,并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如果发现某个措施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及时改进或者取消。

对整个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看看我们到底省了多少钱,产品质量有没有得到保证。

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考试没及格,要认真分析原因,争取下次改进。

咱们品质部控制成本,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为公司节省成本,那我们就打了胜仗。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