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认证

深度解读 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守护有机品质防线

2025-08-28 08:16:12  来源:有机产品认证  作者:中企检测认证网  浏览:0

深度解读 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守护有机品质防线

在当下追求健康、绿色生活的潮流中,有机产品凭借其天然、环保、无化学残留的特性,深受消费者追捧。然而,有机产品市场却乱象丛生,虚假标注、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在选购时常常一头雾水,难以辨别产品的真伪与优劣。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重磅出台,为有机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一、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出台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有机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与此同时,部分不良商家受利益驱使,违规操作,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却仍宣称产品为有机;还有的认证机构为追求业务量,放松认证标准,使得一些不符合有机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阻碍了有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修订并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迫在眉睫,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应运而生,旨在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重塑有机产品市场的良好生态。

二、认证申请与受理相关规定

(一)认证委托人资质要求

有机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即认证委托人,想要申请有机产品认证,首先自身需具备合法合规的经营资质。无论是个体农户、农业合作社,还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 。同时,其生产、加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的要求。例如,农产品生产基地不能位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要远离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等,从源头上保障有机产品的品质安全。

(二)申请材料提交明细

认证委托人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时,需提交一系列详细且全面的材料。其中包括申请书,申请书内要清晰阐述企业的基本信息、生产规模、产品种类等;调查表则需如实填写生产基地的地理位置、土壤状况、水源条件以及过去几年的农事操作记录等;加工工艺流程要精确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从原料的预处理到成品的包装,每一步骤都要有详细说明;产品配方若涉及加工产品,需明确各种原料的比例;此外,还需提供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清单,如肥料、农药(有机生产允许范围内的)、添加剂等的名称、来源、使用方法及用量等信息 。所有这些材料都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为认证机构的审核提供可靠依据。

(三)认证机构受理流程及时限

认证机构在收到认证委托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需在 10 个工作日内启动严格的材料审核工作 。审核过程中,认证机构的专业人员会仔细核对每一项材料,查看是否存在信息缺失、逻辑矛盾或不符合认证标准的情况。若申请材料存在问题,认证机构会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认证委托人,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告知其补充或修改材料的具体要求与期限。只有当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时,认证机构才会正式受理认证委托。一旦受理,认证机构需在对认证委托人实施现场检查前 5 个工作日内,将认证委托人的基本信息、认证检查方案等关键内容报送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确定的信息系统,以便实现信息共享与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

三、有机产品生产与加工环节规范

(一)生产环节的严苛标准

  1. 土地与环境要求: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地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指标需符合严格标准。一般情况下,常规农田需经过 2 - 3 年的转换期,期间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才能用于有机产品生产 。转换期内,可通过种植绿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土壤达到有机生产的要求。同时,生产基地周边要有适当的隔离带,如树林、河流等,防止周边常规农田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漂移进入。
  1. 种子与种苗选择:有机生产应优先选用有机种子或种苗。若因特殊原因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需经过认证机构的批准 。在选择种子和种苗时,还应充分考虑其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以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区域,选择对土壤肥力要求相对不高且能改良土壤的品种。
  1. 病虫害防治手段:有机生产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而是倡导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方面,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轮作、间作等方式,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物理防治可采用防虫网、诱虫灯、黄板等设施,诱捕害虫。生物防治则利用害虫的天敌、微生物农药等进行病虫害控制。例如,在果园中释放捕食螨来控制红蜘蛛的数量;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

(二)加工环节的质量把控

  1. 原料来源限定:有机加工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必须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有机原料的比例(不包括水和盐)应等于或高于 95%,才能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 “有机” 字样。对于剩余不足 5%的原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且不能是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例如,在有机果汁加工中,果汁原料必须 100% 来自有机种植的水果;在有机饼干制作中,小麦粉、油脂等主要原料需为有机原料,其他少量添加剂也需符合有机产品加工的相关要求。
  1. 添加剂与加工助剂使用准则:有机产品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物质 。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必须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限量。例如,在有机食品加工中,可使用天然的香料、甜味剂,如从植物中提取的香草精、木糖醇等;在有机纺织品加工中,使用的染料应是天然植物染料或符合标准的环保型染料,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 加工过程防污染措施:为防止有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加工企业需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加工车间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设备在加工不同批次产品或不同种类产品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在物料输送、储存等环节,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防止二次污染。例如,有机食品加工车间的地面采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安装易于清洗的瓷砖;有机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储存设备,避免与常规纺织品混放。

四、认证标志使用与管理办法

(一)认证标志的样式与含义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 。标志的中心是一个由绿色线条勾勒出的圆形,象征着地球,代表着有机产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圆形内是一只手向上托着一片绿色的叶片,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呵护,以及有机产品源于自然、健康环保的品质特征。标志上还标明 “中国有机产品” 和英文 “ORGANIC” 字样,下方为 18 位有机码,每一个有机码都是唯一的,如同产品的 “身份证”,消费者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该有机码,核实产品的认证信息。

(二)标志使用的条件与范围

只有通过认证机构认证,且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的有机产品,方可在产品或其最小销售包装上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对于有机配料含量(不包括水和盐)等于或高于 95%的加工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可在产品、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 “有机” 字样并加施认证标志。有机配料含量在 70% - 95%之间的产品,只能在产品名称前标注 “有机配料生产”,但不能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而有机配料含量低于 70%的产品,则不能在产品名称、包装及标签上标注任何与有机相关的误导性文字和图案。例如,一瓶有机牛奶,若其有机原料含量达到 95% 以上,且通过认证,可在牛奶瓶身显著位置标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及 “有机牛奶” 字样;若某款饼干有机配料含量为 80%,可标注 “有机配料生产的饼干”,但不能使用认证标志。

(三)对标志使用违规行为的处罚

对于违规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一旦发现企业在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在获证产品的认证证书过期、被暂停或撤销后,仍继续使用认证标志,以及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等行为,将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将撤销其认证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同时,认证机构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违规发放认证证书,或者对认证标志使用监管不力,也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通过严格的处罚措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维护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为有机产品市场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与约束。消费者在选购有机产品时,请务必擦亮双眼,仔细查看产品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认证标志和有机码,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认证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企业要严格遵守认证实施规则,诚信经营,以优质的有机产品赢得市场认可,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认证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则开展认证工作,加强对认证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认证结果的公正、准确 。让我们共同携手,严格遵循 2023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为有机产品市场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发展环境,让真正的有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增添绿色动力。

本文内容整合网站:中国政府网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总局

TOP
2008 - 2022 © 中企检测认证网 版权所有  
发表评论
0评